[发明专利]一种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577.4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卫东;于青;王东;周建;李玮;樊潇;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功 分量 保护 判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没有短路回路,不会产生短路电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以不用跳闸,电力系统允许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但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容性电流较小,判断出哪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就很困难。目前,国内外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正确动作率比较低。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受接地电阻限制,对系统危害减小;能提供一定零序电流,可正确选择故障线路,直接跳闸。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应用呈上升趋势。
中性点接地电阻小,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小,有利保护正确跳闸;缺点是对电力系统冲击大。中性点接地电阻大,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减小,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增大,不利保护正确跳闸;优点是对电力系统冲击小。接地短路时在保证零序电流保护可靠正确动作前提下,提高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可减小接地短路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因此,提高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减小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容性零序电流,但造成故障线路选择困难。有提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零序有功功率方向判据选择故障线路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收集母线上零序电压和所有馈线的零序电流,所有线路零序电流同时送给一台故障选线装置,一台故障选线装置计算所有线路零序有功功率后,对所有线路零序有功功率进行综合比较,选出故障线路。该方案适用于故障选线,发出选线信号,由值班人员处理故障,不适用于直接跳闸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作用于跳闸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R接地;母线a、b、c三相电压经电压互感器TV送给各条输出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母线零序电压第i条输出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TA形成的零序电流送给第i条输出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的夹角θi;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零序有功功率Pi=-U0I0,icosθi,当Pi≥Pi,set时,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动作;否则,不动作;其中:Pi,set为第i条输出线路零序有功分量保护整定值。
一种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R接地;母线a、b、c三相电压经电压互感器TV送给各条输出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母线零序电压第i条输出线路电流互感器TA形成的零序电流送给第i条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的夹角θi;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零序有功功率|Pi|=|-U0I0,icosθi|,当|Pi|≥Pi,set时,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动作;否则,不动作;其中:Pi,set为第i条输出线路零序有功分量保护整定值。
一种零序有功分量保护判据,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R接地;母线a、b、c三相电压经电压互感器TV送给各条输出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母线零序电压第i条输出线路电流互感器TA形成的零序电流送给第i条输出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的夹角θi;各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计算Ii=-I0,icosθi,当Ii≥Ii,set时,零序有功分量保护装置动作;否则,不动作;其中:Ii,set为第i条输出线路零序有功分量保护整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附件头交换装置及机床
- 下一篇:一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