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空间改良盐碱地为水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523.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海;杨湘奎;王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海;王子超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空间 改良 盐碱地 水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盐碱地改良的主要目的是将盐碱土中的可溶性盐降低到不至于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及成熟的程度,从而增加我国宝贵的可耕作土地资源。
治理盐碱地的方法非常多,但是都是治标不治本,盐碱地的“标”是地表预可耕作的土壤层(不同地区会不同,但一般不超过20厘米厚)中的可溶性“盐”,在这层土壤中的“盐”会因含量的多少在不同程度上毒害农作物,影响其生长乃至生存;盐碱地的“本”是预可耕作的土壤层下的土层(具体土质种类、含盐层厚度等参数需进行地质勘查测得)中所含的可溶性“盐”,在这层土中的“盐”会在地表水分蒸发后随毛管水上升至预可耕土壤层,发生“返盐”现象,从而出现盐碱地年年治理后“脱盐”,但在蒸发量大的时候(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春季)又发生“返盐”的现象,“脱盐”和“返盐”交替发生,几乎年年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存在治标不治本,导致“脱盐”和“返盐”交替发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三维空间改良盐碱地为水田的方法。
一种三维空间改良盐碱地为水田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设置淡水井:在待改良盐碱地上按每平方公里两口淡水井设置出水量为每小时160吨~200吨的淡水井;
二、洗盐:在春季水稻插秧前7~10天按100吨/亩~140吨/亩的用水量将淡水井中地下水抽入稻田内,使用打浆机进行打浆,打浆后浸泡6~8天,然后将稻田内水全部排出;
三、检测:检测经步骤二洗盐后土壤含盐量及pH值,如果没有达标,则重复步骤二进行二次洗盐;如果达标,而不再进行洗盐;
四、生长期用水:按照常规操作抽出淡水井中地下水完成水稻整个种植、生长及成熟期灌溉工作,即实现将盐碱地改良为水田。
本发明优点:
一、本发明不需要经过较远距离开挖给水渠。只要根据农业技术需要和实地地质环境科学合理布井即可,因此占地少,施工周期短,费用低;
二、本发明时间短,见效快,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的返盐现象;
三、本发明减少二次污染,传统的水利方法和本发明都需要将土壤中溶出的盐通过水排走,因此会污染排水渠两侧和下游水源和土地,二者的差别在于传统方法产生的污染会比本发明产生的污染持续的时间多出数倍以上。这是由于传统的方法只建立在简单的水利原理基础之上——在水平方向上洗出排走地表可溶盐,但传统方法却为了应付每年“返盐”现象的发生,需要反复地使用地表水洗排盐这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具体使用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是无法估计和难以控制的。本发明是建立于水利科学和地质科学基础上的,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即在短期内实现洗出排走地表盐,又长期内大量地稀释深部盐且有效地制止深部盐上返(防止“返盐”),实现一劳永逸之功效。从而有效减少了排盐碱水次数,大大地缩短了排盐碱水时间。
四、本发明不仅不与上游争夺有限的地表水资源,而且更能充分、有效、科学及合理地开发利用沉睡于低洼盐碱土地区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五、本发明不会产生新的盐碱地,由于传统水利方法需修筑给水渠,这会导致给水渠两侧地下水位上升,从而积盐,人为地产生更多的新盐碱地。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三维空间改良盐碱地为水田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种三维空间改良盐碱地为水田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设置淡水井:在待改良盐碱地上按每平方公里两口淡水井设置出水量为每小时160吨~200吨的淡水井;
二、洗盐:在春季水稻插秧前7~10天按100吨/亩~140吨/亩的用水量将淡水井中地下水抽入稻田内,使用打浆机进行打浆,打浆后浸泡6~8天,然后将稻田内水全部排出;
三、检测:检测经步骤二洗盐后土壤含盐量及pH值,如果没有达标,则重复步骤二进行二次洗盐;如果达标,而不再进行洗盐;
四、生长期用水:按照常规操作抽出淡水井中地下水完成水稻整个种植、生长及成熟期灌溉工作,即实现将盐碱地改良为水田。
现有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存在治标不治本,导致“脱盐”和“返盐”交替发生,而本实施方式是一个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事半功倍的方法。本实施方式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盐碱地上述两种“盐”的问题。本实施方式整个实施过程可总结为一句话:一降二溶三排四灌。
1、“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海;王子超,未经陈秀海;王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