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立体环绕高尔夫球练习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1064.3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一鸣 |
主分类号: | A63B67/02 | 分类号: | A63B67/02;A63C19/00;E04H3/14;E04H17/00;E04H17/14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11132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1013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立体 环绕 高尔夫球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球练习场,尤其是采用以钢结构为主体、单层或多层环形立体的高尔夫练习场。
背景技术
随着2016年奥运会高尔夫项目的确定,中国已将该项目规划进入到2013年的沈阳全运会中。
近三年全国大中小学也陆续有多所学校开设了高尔夫运动的选修课,由于高尔夫练习场地面积较大(约2万平方米),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大块土地供其使用,所以各校纷纷选择了占地面积较小的“打击笼”,且以室外为主。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全天候满足多人、同时参与高尔夫球运动,设计一种加入高尔夫模拟器,并可同时满足更多人练习的新型高尔夫球练习场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全天候满足多人、同时参与高尔夫球运动的新型多功能环绕立体高尔夫练习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立体环绕高尔夫球练习场,主要由主体结构(1),围网结构(2),草皮地面(3)和辅助设备(4)组成,其中:主体结构(1)为钢结构,围网结构(2)采用环形布局,围网结构(2)首层顶部加装尼龙护网,首层地面铺设人造草皮,并制成果岭,另设置习用的辅助设备(4)。
所述的主体结构(1)由工字钢(11)、圆钢(12)现场拼装,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13)封闭构成。
所述的主体结构(1)的外立面采用轻钢板材封闭。
所述的主体结构(1)内设置打席位,每跨柱间间距最小为6米,设置2个打席位置。
所述的主体结构(1)内每层按照练习场打球需求,分为过道区域(14);休息区域(15),放置沙发茶几等用具;以及挥杆打球区域(16),放置球包、打席垫、喂球器等设施。
所述的围网结构(2)由幕布(21)、安全尼龙挡网(22)、尼龙挡网(23)和安全护网(24)构成,每跨钢架之间设置安全尼龙挡网(22)一道,环形场地中心设置一个幕布(21),布置3层尼龙挡网(23)拦截来自正面的击球,同时在第2层挑檐下方,设置水平方向的横向牵拉尼龙围网一道。
所述的场地安装夜间照明灯光系统,每个打席位置之上,分别安装吊扇一只或中央空调,每个打击位安装探头和扬声器。
所述的场地加装自动收球和喂球装置。
所述的主体结构(1)采用长方形场地布局。
所述的围网结构(2)由幕布(21)及尼龙挡网(23)、尼龙边网(25)组成,距离打席位10米的对面,挂幕布(21)一道,幕布后悬挂3层尼龙挡网(22),幕布(21)及尼龙挡网(22)用钢立柱支撑悬挂,沿房顶用封顶尼龙围网(26)封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练习场占地面积小;
2.本发明可根据现有土地面积设置,大小均可;
3.本发明根据需求可设置单层或多层;
4.本发明根据各地气候情况可设计成室内封闭结构或者室外开放结构;
5.本发明根据各自财力,可加装教学和竞赛用的高尔夫模拟器设备;
6.本发明在一层顶部加装上防护网,一层地面可进行高尔夫球推杆等综合练习;
7.本发明便于教师和学生的视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8.本发明还可加装自动收球和喂球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示出,本实施例所示的练习场为3层环形钢结构框架主体,每层高3.7—4米,共高11.1—12米,总占地面积小,约1500平米,可最大满足72人的练球需求(每层24人)。
主体结构1为钢结构现场拼装,钢结构主体采用工字钢11及圆钢12为主要型材,外立面可采用玻璃幕墙13或轻钢板材进行封闭处理,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快,周期短。
打席位每跨柱间间距最小为6米,设置2个打席位置;每层按照练习场打球需求,分为过道区域14,道宽2米;休息区域15,宽3米,放置沙发茶几等用具;以及挥杆打球区域16,宽3.5米,放置球包、打席垫、喂球器等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一鸣,未经杜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网式滤芯
- 下一篇:多磁头交替作用电磁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