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主干道路横断面优化系统及雨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034.2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良;姚忠民;林德高;王贤萍;解明利;黄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3F5/04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主干 道路 横断面 优化 系统 雨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城市主干道路横断面优化系统,依次包括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其特征该系统还包括设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的下凹式绿带,设于机非分隔带内的雨水花园、第一植草浅沟、碎石池、沉砂式雨水口;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设有第一立式侧石,靠近第一立式侧石处的中央分隔带内设有第二植草浅沟;机非分隔带靠机动车道的一侧设有间歇缺口立式侧石,间歇缺口立式侧石的缺口处设有第一平侧石,构成雨水入口,碎石池、沉砂式雨水口设置在机非分隔带的雨水入口处;机非分隔带靠非机动车道的一侧设有第二立式侧石;雨水花园内设有穿孔渗排管和第一溢流口,穿孔渗排管的出口和第一溢流口连通;非机动车道下排布有雨水连管且与市政雨水管道相互贯通, 第一溢流口和雨水连管连通;下凹式绿带两侧设有第二平侧石,第二平侧石处设有车档,下凹式绿带内设有第二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主干道路横断面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植草浅沟的标高低于路面标高15-20cm,雨水花园的标高低于植草浅沟的标高25-35cm,溢流口的标高高于雨水花园的标高10-20c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主干道路横断面优化系统的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机动车道内的径流雨水处理
1)沉淀过滤:机动车道内的径流雨水流向机非分隔带的雨水入口,径流雨水在流经途中,雨水中的悬浮物如树叶、泥沙被碎石池或沉砂式雨水口拦截;
2)集中: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流入植草浅沟,在碎石缓冲区的缓冲作用下流至雨水花园内;
3)排放:当降雨量大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降雨量时,雨水在雨水花园内积累过多,雨水花园换填层内的雨水通过穿孔渗排管排入第一溢流口,雨水花园表面超渗雨水经第一溢流口流入雨水连管,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内的径流雨水处理: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内的径流雨水流经下凹式绿带两侧的第二平侧石,排入下凹式绿带内进行下渗、净化处理;当降雨量大于道路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降雨量时,超渗雨水通过下凹式绿带内的第二溢流口流入雨水连管,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0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