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土体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426.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蔡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散 孔隙 水压 加固 盾构 隧道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包括管片以及设在管片上的第一类注浆孔以及第二类注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设置且周身钻孔的渗透棒,所述渗透棒经由所述第一类注浆孔整体埋设于所述管片内,所述渗透棒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类注浆孔相连,所述设有渗透棒的第一类注浆孔以所述第二类注浆孔为中心分布,每个第二类注浆孔相邻四周分布四个设有渗透棒的第一类注浆孔,每个设有渗透棒的第一类注浆孔的相邻四周分布四个注浆用的第二类注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棒为空心设置的管柱,所述渗透棒外径与所述第一类注浆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渗透棒周身设有多排钻孔,每排钻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渗透棒上相邻两排的钻孔错开分布;
或,优选的,所述渗透棒为钢管柱;
或,优选的,所述渗透棒插入所述第一类注浆孔的首端为尖头端;
或,优选的,所述渗透棒的长度为3~5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渗透棒的长度小于盾构隧道直径,所述渗透棒的外径为6cm,内径为5cm,所述渗透棒的尖头端高度为12cm,所述钻孔的孔径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棒内壁设有防尘层,以过滤外界细小颗粒,防止阻塞渗透棒;
优选的,所述防尘层的制作材料为纱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层中还设有防护层,以增强防尘层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制作材料为铁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棒上还设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径与所述渗透棒的外径相同,所述接头套接于所述渗透棒的尾端,所述接头底部与紧贴所述管片设置以密封所述渗透棒与所述第一类注浆孔处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接头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接头的外壁上涂有水泥砂浆,所述圆环与所述管片相接触的面上设有膨胀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设置且周身钻孔的注浆棒,所述注浆棒经由所述第二类注浆孔埋设于所述管片内,所述注浆棒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类注浆孔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棒为空心设置的管柱,所述注浆棒外径与所述第二类注浆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注浆棒周身设有多排钻孔,每排钻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注浆棒上相邻两排的钻孔错开分布;
或,优选的,所述注浆棒为钢管柱;
或,优选的,所述注浆棒插入所述第二类注浆孔的首端为尖头端;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棒的长度小于盾构隧道直径,所述注浆棒的外径为6cm,内径为5cm,所述注浆棒的尖头端高度为12cm,所述钻孔的孔径为1cm;
优选的,所述注浆棒的长度为3~5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散超孔隙水压、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棒上还设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径与所述注浆棒的外径相同,所述接头套接于所述注浆棒的尾端,所述接头底部与紧贴所述管片设置以密封所述注浆棒与所述第二类注浆孔处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接头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接头的外壁上涂有水泥砂浆,所述圆环与所述管片相接触的面上设有膨胀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雌穗隔离袋
- 下一篇:一种温室LED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