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角度可调的红外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363.5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桑德尔;尤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达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美国加州丹维尔镇***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角度 可调 红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感应角度可调的红外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感应装置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负载将持续接通;人离开感应范围后,延时自动断开负载。可见其使用亲切方便、安全节能,显示出人性化关怀。虽然,目前在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红外感应装置供人们选择使用,但是,这些红外感应装置一般无法对感应头的感应角度进行调节,即红外感应装置一旦安装完毕后,其感应角度是固定的,只能对某个固定角度范围内的红外信号进行感应,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有些红外感应装置能对感应角度进行调节,但大多结构较为复杂,调节也略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感应角度可调的红外感应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感应角度可调的红外感应装置,包括有安装座和设于安装座内的红外感应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拨块、遮挡件和遮挡件支撑座,所述的调节拨块水平移动设置在安装座的背部,在调节拨块的正面自左向右开有斜向分布的条形槽;所述遮挡件的后端设有活动嵌设在所述条形槽内并随着调节拨块的水平移动而作上下摆动的凸柱,遮挡件的前端设有一随凸柱的上下摆动而作相应上下摆动的挡片;在所述的遮挡件支撑座上开有正对所述红外感应头的通孔,所述的挡片设于通孔的前方且挡片的上下摆动实现通孔被挡片遮挡面积的大小调节。
挡片在上下摆动时可以完全遮挡住通孔,也可以部分遮挡住通孔,优选地,在挡片向上摆动到顶的状态下,挡片未遮挡住所述的通孔,在挡片向下摆动到底的状态下,挡片完全遮挡住所述的通孔。通孔被挡片遮挡的面积越大,红外感应头能感应的角度越小,反之,通孔被挡片遮挡的面积越小,红外感应头能感应的角度越大。
优选地,在所述遮挡件的顶部设有一销轴,在所述遮挡件支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所述的遮挡件通过销轴的两端插设在各卡槽内而与遮挡件支撑座形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遮挡件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凸设有一前后向分布的立板,所述的卡槽开设在立板的后侧部,在所述遮挡件的顶部具有设于两立板之间的销轴安装部,所述销轴安装在销轴安装部上,在两立板之间还设有一自后端向前端向下弯折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连接在销轴安装部上,连接片的前端底部连接在挡片上且连接片前端底部位置不低于所述通孔的顶部位置。这样,当遮挡件相对遮挡件支撑座转动时,挡片可以作上下摆动,且挡片上下摆动时能实现对通孔遮挡面积的大小调节。
通孔和挡片可以采用多种形状,优选地,所述的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挡片为舌形或半圆形挡片,且挡片的前端为弧形端,挡片的后端与所述连接片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条形槽为弧形槽。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座的背部呈弧形壁,在弧形壁的顶部开有弧形限位台阶,所述调节拨块的背部成型有一与所述弧形限位台阶相配合的台阶面,所述调节拨块在该弧形限位台阶上来回水平移动。
为了便于操作调节拨块,所述调节拨块向后伸出一外露于所述弧形壁外的拨动操作端。
优选地,在遮挡件支撑座后侧安装有一感应头安装板,所述的红外感应头安装在该感应头安装板上。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有一能将调节拨块、遮挡件及遮挡件支撑座罩设其内的罩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感应角度可调的红外感应装置由于在调节拨块的正面自左向右开有斜向分布的条形槽,当调节拨块水平移动时,遮挡件后端的凸柱作上下摆动,遮挡件前端的挡片也相应作上下摆动而调节挡片对通孔的遮挡面积大小,进而实现红外感应头的感应角度调节,可见,整个装置不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感应角度调节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红外感应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红外感应装置去掉罩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红外感应头的感应角度最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红外感应头的感应角度最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红外感应装置去掉安装座和罩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达,未经李伟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熔接存储组合托盘
- 下一篇:现场设备手持式智能巡检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