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上行传输编码信息的通讯装置及相关的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9416.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颜嘉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上行 传输 编码 信息 通讯 装置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移动通讯中编码信息的上行传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行传输编码信息的通讯装置及相关的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讯所带来的便利性,使其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许多人已经习惯在移动通讯装置上进行越来越多的工作,例如,上网、观赏影片、以及语音通话等。因此,因应使用者对于更高速的移动通讯的需求,许多提升移动通讯传输速率的技术已被提出及采纳。例如,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ion)可用于聚合多个成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的频宽以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此外,藉由有效地利用成分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即能够因应信道状态而调整移动通讯的参数,以实现更高传输速率的移动通讯。
在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其他的通讯标准中,用户设备向网络端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时间常常会与传送确认信息(acknowledge information)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在早期版本的通讯标准中,当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时间与传送确认信息的时间相同或相近时,信道状态信息会被舍弃而不被传送。因此,网络端可能无法即时收到信道状态信息,而无法适时地调整通讯参数,致使系统的性能受到影响。在后续版本的通讯标准中,则可藉由采用实体上行控制信道格式3(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3,PUCCH format3)的封包,而能够同步传输多个成分载波的确认信息以及多个成分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移动通讯系统中,对于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其他种类的信息所需的错误率要求并不一定相同。例如,确认信息的错误率要求(比特错误率<=0.01)即高于信道状态信息的错误率要求(比特错误率<=0.1)。为了确保所有的种类的信息皆能正确地译码,用户设备必须采用较高规格的传输功率和计算量来处理这些不同错误率要求的信息,因而造成传输功率和计算量被浪费在错误率要求较低的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否则,确认信息或其他重要的信息可能无法被正确地译码,致使系统效能受到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在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中,如何针对不同错误率要求的信息提供不同程度的编码保护,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上行传输一第一类信息以及一第二类信息的通讯装置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解多工电路,设置成依据该第一类信息以及该第二类信息产生一第一信息比特群组以及一第二信息比特群组,其中该第一信息比特群组包含n11比特的该第一类信息以及n12比特的该第二类信息;该第二信息比特群组包含n21比特的该第一类信息以及n22比特的该第二类信息;一码向量选择电路,设置成从一预设的向量集中选择(n11+n12)个码向量,以及从该预设的向量集中选择(n21+n22)个码向量;一排序电路,设置成依据该第一信息比特群组的该n11比特的该第一类信息以及该n12比特的该第二类信息,而将该(n11+n12)个码向量进行排序,并依据该第二信息比特群组的该n21比特的该第一类信息以及该n22比特的该第二类信息,而将该(n21+n22)个码向量进行排序;以及一里德穆勒编码电路,设置成使用排序后的该(n11+n12)个码向量将该第一信息比特群组进行编码,以及使用排序后的该(n21+n22)个码向量将该第二信息比特群组进行编码;其中该第一类信息的错误率要求高于该第二类信息的错误率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薏米米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贡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