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257.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家;蔡孟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支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接收器,特别涉及能自动选择电源输入的卫星接收器。
背景技术
使用者观看卫星电视是利用卫星天线来接收微弱的卫星信号,并将卫星信号传送至卫星接收器(或称为低噪声降频转换器(low noise block down converter,LNB))。接着,卫星接收器会将所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并将射频信号降到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IF),然后将中频信号传送到机顶盒(set top box)。
机顶盒常常用在家庭娱乐系统,其包括调谐器,用以从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中得到想要的媒体节目,并输出至音频接收器、电视或其他媒体播放设备。此外,机顶盒可分为支持传统(legacy)端口的旧型机顶盒以及支持信道堆叠开关(channel stacking switch,CSS)端口的新型机顶盒。
一般而言,卫星接收器的电源由机顶盒所提供。当卫星接收器同时连接于不同机顶盒时,旧型机顶盒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电源至卫星接收器,使卫星接收器能开启信道堆叠开关功能。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选择电源输入的卫星接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接收器,该卫星接收器包括:一传统端口;一信道堆叠开关端口;一射频模块,该射频模块用以经由一天线而接收一卫星信号;一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以根据一第一电压而提供一电源至上述射频模块;以及一选择器,该选择器用以根据上述信道堆叠开关端口上的一第二电压,而选择性地提供对应于上述第二电压或是对应于上述传统端口的一第三电压的上述第一电压至上述电源模块。
本发明可自动选择电源输入。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卫星接收系统;以及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选择器。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卫星接收系统10。卫星接收器系统10包括卫星接收器100、旧型机顶盒20、新型机顶盒30以及天线40。卫星接收器100通过传统端口P1而耦接于旧型机顶盒20,并通过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而耦接于新型机顶盒30。卫星接收器100包括射频模块110、电源模块120、选择器130、电感L1与L2以及电容C1与C2。电容C1耦接于传统端口P1以及射频模块110之间,而电容C2耦接于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以及射频模块110之间。此外,电感L1耦接于传统端口P1以及选择器130的输入端IN1之间,而电感L2耦接于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以及选择器130的输入端IN2之间。当卫星接收器100连接于旧型机顶盒20时,旧型机顶盒20会经由传统端口P1以及电感L1而提供电压V1至选择器130的输入端IN1。当卫星接收器100连接于新型机顶盒30时,新型机顶盒30会经由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以及电感L2而提供电压V2至选择器130的输入端IN2。在此实施例中,电压V1大体上为传统端口P1上的直流电压,而电压V2大体上为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上的直流电压。接着,根据电压V2的电压电平,选择器130会选择性地提供电压V1或是电压V2至输出端OUT,以作为电源模块120的第一电压V3。接着,电源模块120可根据第一电压V3而提供电源PW至射频模块110。在此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20为直流对直流转换器(DC to DC converter)。接着,射频模块110会经由天线40接收到射频信号RF,并根据射频信号RF而产生中频信号IF1与IF2。接着,射频模块110会经由电容C1与传统端口P1而传送中频信号IF1至旧型机顶盒20,以及射频模块110会经由电容C2与信道堆叠开关端口P2而传送中频信号IF2至新型机顶盒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