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配电网模型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4703.3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梨;盛万兴;宋晓辉;刘永梅;孟晓丽;史常凯;胡丽娟;段祥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电网 模型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领域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网模型库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面向用户,配电设备种类繁多,建模方法多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同研究机构各自积累了不同的配电网模型和算法。对于具体设备/元件,究竟采用何种模型没有一定的标准,而是通过不断尝试比较确定,而且建模方法往往比较复杂。当前,软件系统已实现了全世界用户的普遍应用,通过现代软件工程学方法以及良好的实践经验法则可以完美实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功能,但是配电网模型库方面没有成熟的商品化功能模块。
模型是对现实系统有关结构信息和行为的某种形式的描述,它是真实对象和真实关系中哪些令人感兴趣的特性的抽象和简化。配电网建模是对配电网本质的简化描述。智能配电网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与一般简单系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从定性上讲,智能配电网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强波动性和扰动性等特点;从定量上讲,具有高阶次、多维数、多回路、多输入、多输出和层次性等特点。针对以上特点,如何对智能配电网建立合理的模型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运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智能配电网模型的建立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以此为依据的仿真实验与系统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网模型库系统,本发明在深入研究智能配电网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配电网涉及到的各模型进行梳理与集成,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化的、可扩展的配电网模型库,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模型库中选择最优的模型,将大大提高仿真计算的效率与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网模型库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1)系统主体功能模块:负责系统总体的调度控制、输入输出、模型计算分析、与用户的交互,并为其他模块提供操作界面;
(2)模型库和参数库:负责模型的管理、调度和实施,以及参数的管理和修正;
(3)数据库:负责系统所需数据的组织、存储和关系的维护;
(4)接口:在各模块之间通过访问接口连接,完成数据交互和功能调用。
优选的,所述模型库包括设备模型子模型库、负荷模型子模型库、节点模型子模型库、分布式电源模型子模型库、实例模型子模型库和典型接线方式模型子模型库;
所述设备模型子模型库包括供电设备模型、用电设备模型、开关模型和自定义设备模型;
所述负荷模型子模型库包括恒功率负荷模型、恒阻抗负荷模型、恒电流负荷模型、多项式负荷模型和自定义负荷模型;
所述节点模型子模型库包括环网节点模型、开闭站节点模型、分接箱节点模型、用户节点模型、配电节点模型和自定义节点模型;
所述分布式电源模型子模型库包括风力发电系统模型、光伏系统模型、微型燃气轮机系统模型、电动汽车模型和自定义分布式电源模型;
所述实例模型子模型库包括IEEE33节点模型、IEEE34节点模型、IEEE36节点模型和自定义实例模型;
所述典型接线方式子模型库包括单辐射接线模型、手拉手接线模型、双电源接线模型、环网接线模型和自定义接线模型。
较优选的,所述模型库包括功能模块,用于模型修改编辑、模型增加编辑、模型建模、模型调试与检验以及系统管理;
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模型修改编辑器:用于提供基本元件模型(比如电阻、电感、电容器、接地等模型)以及各子模型库中常用设备和元件模型(比如架空线路模型、电缆线路模型、单相配电变压器模型、三相配电变压器模型等),用户通过模型修改编辑器修改和编辑所需模型;
模型增加编辑器:用于增加新的设备和元件模型;用户通过模型增加编辑器搭建所需模型,并对搭建的模型进行封装;
模型素材库:用于提供配电网建模的理论方法,用户模型素材库查询、添加、编辑、删除模型的建模方法;
模型调试与检验模块:用于检验所建模型是否正确、完善所建模型;用户通过模型调试与检验模块选择配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校验;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负责系统总体的调度控制、输入输出、模型计算分析以及与用户的交互。
优选的,所述系统主体功能模块包括:
a、调度控制模块:用于总体协调模型库系统各模块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调度;
b、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历史数据库管理模块和实时数据库管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