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477.9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委;朱兵宾;文秋芬;吴德焕;罗斌;陈强;陆镇;黎秋琴;钟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46 | 分类号: | C01B21/4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制 硝酸 水溶液 脱色 方法 | ||
1.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碳铵作为硝酸水溶液的脱色剂,将碳铵与硝酸水溶液混合对硝酸水溶液进行脱色漂白,碳铵的加入量按1m3硝酸水溶液加入1.5-7kg碳铵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水溶液是浓硝酸和稀硝酸按比例混合配制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的硝酸配制装置包括配酸槽(2)、酸冷却器(3)、酸循环槽(5)和喷射器(6),所述的配酸槽开有气体出口(25)、脱色剂加料口(26)、稀硝酸加料口(22)、浓硝酸加料口(23)、循环酸出口(21)和循环酸入口(24),所述的酸冷却器的被冷却介质入口(32)与配酸槽的循环酸出口通过循环泵(1)连通,酸冷却器的被冷却介质出口(31)与配酸槽的循环酸入口连通,所述的配酸槽的气体出口与喷射器的被抽介质入口(62)连通,喷射器出口(61)与酸循环槽(5)连通,所述的酸循环槽出口(51)通过抽负泵(4)与喷射器的介质入口(6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将水加入酸循环槽(5)中,然后启动抽负泵(4)对酸循环槽进行抽真空,真空度为0.5-1.0MPa;
B、按比例将碳铵先从配酸槽(2)的脱色剂加料口(26)加入配酸槽中;
C、按比例同时将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从配酸槽的浓硝酸加料口(23)和稀硝酸加料口(22)加入配酸槽中,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从配酸槽的气体出口(25)进入喷射器(6),酸循环槽中的水通过抽负泵抽到喷射器中与酸雾进行混合后进入酸循环槽(5)中;
D、当配酸槽(2)中的液位达到0.1-0.3m时,开始启动循环泵(1),将配酸槽中的液体导入酸冷却器(3)中,酸冷却器冷却后的液体循环流入配酸槽中,对配酸槽内的酸进行循环混合、冷却、脱色漂白;
E、浓硝酸和稀硝酸加料结束后,继续将配酸槽中的液体导入酸冷却器中再循环20-40min后,得到目标物硝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入酸冷却器的液体流量为10-20 m3/h。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配制装置还包括N个酸成品槽(7)和与酸成品槽配套的N个酸高位槽(9),所述的酸成品槽开有成品酸入口(71)、成品酸出口(73)和成品酸回流口(72),所述的高位槽开有硝酸入口(91)、硝酸出口(93)和硝酸溢流口(92),所述的酸成品槽的成品酸入口(71)通过循环泵(1)与配酸槽的循环酸出口(21)连通,所述的高位槽的硝酸入口(91)与酸成品槽的成品酸出口(73)通过抽酸泵(8)连通,高位槽的硝酸溢流口和硝酸出口均与高位槽的成品酸回流口连通,N的取值为1-10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色剂加料口和气体出口设置在配酸槽顶部,所述的稀硝酸加料口和浓硝酸加料口设置在配酸槽1/3高度以下的槽体侧壁上,所述的循环酸出口设置在配酸槽1/5高度以下的槽体侧壁上,所述的循环酸入口设置在配酸槽4/5高度以上的槽体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硝酸加料口和浓硝酸加料口位于同一侧槽体侧壁上,稀硝酸加料口和浓硝酸加料口的垂直距离为0.1-0.2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制硝酸水溶液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品酸入口和成品酸回流口设置在酸成品槽4/5高度以上的槽体侧壁上,成品酸出口设置在酸成品槽1/5高度以下的槽体侧壁上,所述的硝酸入口设置在高位槽顶部,硝酸溢流口设置在高位槽4/5高度以上的槽体侧壁上,硝酸出口设置在高位槽1/5高度以下的槽体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4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平台和AGPS的停车引导系统
- 下一篇:透反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