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麻疯树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563.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杨跃生;刘振兰;庄楚雄;李静;童欣;惠文凯;陈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麻疯树外植体 再生 不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促进麻疯树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全球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存储的化石燃料即将耗尽,人们越来越关注可再生的生物柴油。在可产生生物柴油的候选植物中,属于大戟科的麻疯树(Jatroha curcas L.)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种子含油量高,种仁含油量可达40%~60% ,同时,麻疯树油中含有活性成分多,如毒蛋白、麻疯酮等有着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价值。
然而,大力推广麻疯树的种植却面临一系列问题,虽然麻疯树种子中含油量高,但种子产量不高;种油中活性成分多,但仍需要改变油的成分才能直接替代化石燃料;麻疯树对环境要求较高,耐寒能力弱,分布区域较窄。麻疯树属包括175个种,可以通过种间杂交引入优良性状,但所需周期长,不能够获得特异的外源基因,故主要通过基因转化改变遗传背景。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体系是基因转化的基础。
麻疯树外植体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成年麻疯树植株上直接获得叶片、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成年植株叶片外植体、成年植株叶柄外植体。将麻疯树种子进行无菌培养得到的无菌苗,从无菌苗上得到无菌下胚轴、无菌子叶叶片和无菌子叶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无菌下胚轴外植体、无菌子叶叶片外植体和无菌子叶叶柄外植体。将麻疯树种子经常规培育、萌发得到的萌发苗,从萌发苗上可以得到下胚轴和真叶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种子苗下胚轴外植体和真叶叶柄外植体。
现有技术中诱导麻疯树外植体再生不定芽时,通常是在麻疯树外植体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而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为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为1~2 mg/l;6-糠氨基嘌呤(6-KT),浓度为0.1~1.0 mg/l或苯基噻二唑基脲(TDZ),浓度为0.05~0.5 mg/l。在这种条件下叶柄外植体的不定芽再生效率很低,芽体的质量也较差。同时,这些再生体系均存在周期长(80 d以上)、再生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麻疯树遗传转化研究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麻疯外植体再生不定芽时再生率低、再生芽体质量差、再生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麻疯树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所述方法简便,可以显著缩短整个培养周期,而且通过所述的方法可以得到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不定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促进麻疯树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得麻疯树外植体;
S2.将步骤S1中的麻疯树外植体用10~60 mg/l苯基噻二唑基脲(TDZ)溶液浸泡处理5~40 min;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麻疯树外植体以横放方式接种至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所述横放方式为将外植体的横切面与培养基的水平表面相垂直;
所述麻疯树外植体为成年植株叶片外植体、无菌下胚轴外植体、无菌子叶叶片外植体、无菌子叶叶柄外植体、种子苗下胚轴外植体或真叶叶柄外植体。
麻疯树外植体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成年麻疯树植株上直接获得叶片、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成年植株叶片外植体、成年植株叶柄外植体。将麻疯树种子进行无菌培养得到的无菌苗,从无菌苗上得到无菌下胚轴、无菌子叶叶片和无菌子叶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无菌下胚轴外植体、无菌子叶叶片外植体和无菌子叶叶柄外植体。将麻疯树种子经常规培育、萌发得到的萌发苗,从萌发苗上可以得到下胚轴和真叶叶柄,经处理后可以得到种子苗下胚轴外植体和真叶叶柄外植体。
优选地,所述无菌下胚轴外植体用20 mg/l苯基噻二唑基脲溶液浸泡处理20 min。
优选地,所述成年植株叶片外植体或无菌子叶叶片外植体用20 mg/l苯基噻二唑基脲溶液浸泡处理40 min。
优选地,所述无菌子叶叶柄外植体或真叶叶柄外植体用20 mg/l苯基噻二唑基脲溶液浸泡处理2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