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置极板静电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332.5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德;李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存德 |
主分类号: | B03C3/47 | 分类号: | B03C3/47;B03C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除尘器,涉及一种横置极板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快速发展和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静电除尘器是举世公认的高效除尘器,但其除尘原理、结构形式、运行工况和对材质的要求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了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对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已经很难适应。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烟气中的烟尘粒子荷电(带有电极性,目前大部分工业烟尘是负电晕性烟气),使荷电烟尘运动具有方向性,带电的烟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荷电尘粒沉积在集尘板上,当烟尘沉积到一定厚度后,通过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烟尘落入灰斗中并通过排灰装置将灰排走,使通过电除尘器的烟气得到净化,达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其缺点是:(1)对烟尘比电阻有一定要求,所以对烟尘有一定的选择性;(2)在实际工程中要求静电除尘器的压力降不能大于350Pa,这是由于收尘极板和烟气流向是平行布置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近几十年的静电除尘研究在理论和结构上都没有大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横置极板静电除尘器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解决方案是包括外壳1,立柱8,与立柱8相连的大梁7,出口烟箱10,灰斗11,进气烟箱12,支脚13,高压供电装置5,放电极悬吊装置6,放电极25,特别是在大梁7上安装有冲灰水系统4,收尘极板挂吊装置,横置收尘极板14,下部设有用于固定阴极线的纵拉杆26,横拉杆27,下部还设有固定横置收尘极板14的定位挡板33。
横置收尘极板14是弧形板,横置收尘极板14的弧形凹面迎着烟尘运动方向。横置收尘极板14的空间排列是:一个极板和另一个极板间等距排列组成一列,一列极板与另一列极板相互之间错位布置。
收尘极板挂吊装置是收尘极板挂吊横梁18安装在大梁7上,在收尘极板挂吊横梁18上设有定位支撑39,上部后支承板34、上部前支承板38固定安装在定位支撑39上。
横置收尘极板14的上端前后通过螺栓36螺母37固定,并在固定处设有水膜间隙保证垫35。
冲灰水系统4是冲灰水供水总管15,经活接头16、短管17与收尘极板挂吊横梁18的方管连通,收尘极板挂吊横梁18在定位支撑39处设有孔42,定位支撑39与上部后支承板34和上部前支承板38形成的空腔连通。
横置收尘极板14的下部设有人字形凹凸槽41。横置收尘极板14的下部设置有定位挡板33,在定位挡板33上开有两个长形孔40,定位挡板33与下部定位支撑方管32固连,螺栓43、螺母44穿过长形孔40固连横置收尘极板14。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横置极板每一块收尘极板对应一个放电极,最大优点是放电极对收尘极的放电电场最均匀,横置极板错位布置不存在气流均布的问题,充分利用设备空间;静电除尘器内的烟气流动是以紊流的形态存在,在横置极板错位布置的作用下,使烟气速度反复改变,达到破坏烟气和粉尘粘滞力的效果,荷电粉尘在惯性力、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前往集尘板的速度最大化;使烟气中含有质量(包括PM2.5及以下颗粒)的颗粒物在惯性力、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快速前往收尘极板;在收尘极板上水膜的作用下被收集,进入灰斗,有效防止二次扬尘,从而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提高设备的经济可靠性,使通过静电除尘器的含尘烟气得到高效率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4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5是图1的B-B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5的A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4的B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4的C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的H-H剖视简略图。
图11是图10的Z-Z剖视图。
图12是图1的E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的K-K视图。
图14是图3的D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的F局部放大图。
图16是15的Y-Y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存德,未经李存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套内孔精铰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叠片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