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与其相关的电路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1466.5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周伟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与其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与其相关电路驱动方法,尤指具有全电压操作范围以及较佳线性调节能力并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与其相关电路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照明的领域,为了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人们已逐渐地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灯具来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管。一般上,发光二极管必须通过一驱动电路来驱动始能发挥其省电的效果,其中该驱动电路是将一般市电的弦波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处理后再以周期性的方式提供给该发光二极管。再者,灌入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会正比于该输出电压的振幅。换句话说,该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会正比于该输出电压的振幅。此时,该驱动电路就必须降低该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周期(duty cycle)以使得该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维持不变。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市电的输出电压的振幅并不一致,例如该输出电压的振幅可能是110V(伏特)或220V,因此一般传统的驱动电路只能用在单一振幅的输出电压,或另外使用一升压电路(Boost converter)来将该输出电压提升至一特定电压后再将该特定电压提供给该发光二极管,然而此一做法却会提高该驱动电路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该驱动电路本身的一延迟时间会造成该驱动电路不会马上将该市电电压的改变量呈现在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上,进而使得该驱动电路的线性调节能力(Line regulation)变差。因此,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来设计一个具有全电压操作范围以及较佳线性调节能力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已成为此领域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全电压操作范围以及较佳线性调节能力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与其相关电路驱动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其提供一种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含有一第一分压电路、一第二分压电路、一耦合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该第一分压电路是用来依据一电源电压来产生一第一分压信号。该第二分压电路是用来依据一特定电压来产生一第二分压信号。该耦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与该第二分压电路之间,用来将该第一分压信号耦合至该第二分压信号以产生一耦合信号。该控制电路是用来至少依据该耦合信号以及一回授信号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一晶体管的一工作周期,其中该回授信号是由该晶体管所产生。
依据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其提供一种电路驱动方法。该电路驱动方法包含有:依据一电源电压来产生一第一分压信号;依据一特定电压来产生一第二分压信号;将该第一分压信号耦合至该第二分压信号以产生一耦合信号;以及至少依据该耦合信号以及一回授信号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一晶体管的一工作周期,其中该回授信号是由该晶体管所产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是利用一组分压电路以及一耦合电路来将对应一电源电压的一交流信号输入一控制电路,并依据该交流信号来控制一晶体管的工作周期,进而使得流经一组发光二极管的平均输出电流可以大致上维持不变。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制造成本较低之外,其操作于正常操作模式时亦具有较佳的线性调节能力以及功率因数校正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驱动电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驱动电路在操作在110V的电源电压时的一整流输入电压、一耦合信号、一输出电流一、一控制信号、一回授信号以及一晶体管的一工作周期的一实施例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一驱动电路在操作在220V的电源电压时的一整流输入电压、一耦合信号、一输出电流一、一控制信号、一回授信号以及一晶体管的一工作周期的一实施例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电路驱动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驱动电路
102 整流电路
104、106 分压电路
108 耦合电路
110 控制电路
112 晶体管
114 电感性元件
116 回授电路
118 发光二极管
120、1042、1044、1062、1064、1068、1164 电阻性电路
122、124 电容性电路
126 补偿电路
1066、1162 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外用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压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