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姿钢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0951.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永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笔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工具,特别是一种钢笔。
背景技术:钢笔自诞生以来,由于他的书写流利、方便携带、易于掌握等特点,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书写工具之一。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用笔最多的时期,也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质量不规范,大多数学生书写的汉字难看。主要原因是现有的钢笔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钢笔是沿用西方人发明的笔尖结构,其笔尖处圆柱面造型的依粒对写英文很顺畅,但其不适合书写横平竖直的汉字,用这种钢笔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会将字写好。二是现有钢笔的笔杆基本是圆柱形,书写者长时间握笔会使中指的侧面出现小坑,使指关节极易产生疲劳感,这是造成学生练 字持续时间短的主要原因;另外圆柱形的笔杆还不利于初学写字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圆柱形的笔杆还容易滚动落地,使笔尖损坏。 中国专利CN2491235于2002年5月15日公告了一种“改进的书写笔”, 该笔在笔杆周面上设有指位凹槽,但是由于其笔杆的其它结构不合理,在书写时仍不能起到防止疲劳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姿钢笔,该钢笔解决了现有钢笔的 笔尖不适合书写汉字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钢笔的 笔杆不利于初学写字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长时间书写易 产生疲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钢笔笔尖1 的依粒2的内侧为一斜面3,斜面3与笔尖1形成θ角,θ角为45°~ 55°。由于该钢笔采用了斜面依粒,使笔尖与纸面呈45°~ 55°的角, 经实践证明,该角度为书写汉字的最佳角度,在书写汉字时笔画横平竖直,对学生写好汉字很有帮助,且效果明显。本发明钢笔笔杆4的 截面为扇形,在笔杆4上正确握笔的位置处有与食指接触的食指凹槽5 和与中指接触的中指凹槽6,食指凹槽5和中指凹槽6分别开在笔杆4 的两个平面侧面7上。在写字时,人的食指和中指自然握在食指凹槽5 和中指凹槽6中,母指则握在笔杆4的弧形侧面8上,使书写者很自然的形成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写起字来舒适、顺畅,有效纠正了不正 确的握笔姿势,为写好汉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笔杆4上的指槽及弧形侧面8使书写者握笔时感觉轻松、自然,即使长时间的书写也不会感到疲劳。截面为扇形的笔杆4可使钢笔放在桌面时,不易滚动落地,防止了因钢笔坠地损坏笔尖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了钢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正姿钢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 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钢笔的笔尖1为平面形向内侧倾斜 的结构,笔尖1的依粒2的内侧为一斜面3,斜面3与笔尖1形成θ角,θ为50°。该钢笔笔杆4的截面为90°扇形。在笔杆4上正确握笔的位置处有软塑料制成的胶套9,胶套9的外表面形状与笔杆4外表面的形状相同,食指凹槽5和中指凹槽6分别开在胶套9的两个平面侧面7 上。该钢笔除笔尖1和胶套9以外均由硬塑料制成。在笔杆4的后部还开有观察孔10,用于观察笔腔内有无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永,未经李良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