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扣及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0623.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恩;丁思博;郑荣大;郑艺文;黄明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C11/06 | 分类号: | A43C11/06;A43C1/02;A43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邸建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扣 鞋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鞋扣及使用该鞋扣的鞋子。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许多鞋子都是带有鞋带的,比如运动鞋。但是设有鞋带的鞋子在穿鞋或脱鞋时,需要将鞋带打结和解结,操作比较麻烦而且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小朋友,容易将鞋带打死结造成不便。松开鞋带时,如果没按顺序将结打开,也容易打死结,造成麻烦。而且鞋带如果没有绑紧,脱散后掉落在地上的鞋带很容易被踩脏;并且人们在行动时踩着脱散的鞋带很容易跌倒;尤其是在竞技比赛中,脱散的鞋带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中国专利ZL200820209929.5 公开了一种“不易松开鞋带的鞋子”,其包括鞋体和鞋带,把鞋带两端打结部分的外围设置有粗糙绒毛面,在鞋子两侧靠近脚腕处缝制有尼龙搭扣中的尼龙钩粘贴面。该新型专利虽然可以解决鞋带不易脱散的问题,但是系鞋带、松开都比较麻烦。
中国专利ZL200820065369.0 公开一种“免系鞋带式鞋子”,其包括鞋带,鞋带上穿有收缩器和储存盒,收缩器包括器体和弹性紧固按钮,储存盒包括盒体,盒体内有一通孔和一仓储孔。两孔的一端上贴有千脚粘条,同时还有千脚粘条的一边的盒体的边缘相连。该新型专利虽然可以免系鞋带,但是结构设计复杂,使用操作麻烦,并不能真正带来方便。
因此,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提供一种既方便人们解、系鞋带,结构又简单的鞋扣及鞋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方便实用、结构又简单的鞋扣,通过该鞋扣,可方便快捷地系紧和松解鞋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鞋扣,该鞋扣与松紧鞋带配合使用,包括:扣体、开设在所述扣体上的扣眼;所述扣眼由连通的穿带孔和卡带孔组成;其中,所述穿带孔供自由状态下的松紧鞋带穿过;所述卡带孔仅供一定程度拉伸状态下的松紧鞋带穿过。
优选地,所述卡带孔呈矩形。
优选地,所述卡带孔进一步呈倒角矩形。
优选地,所述穿带孔为圆形或正六边形;所述圆形穿带孔或正六边形穿带孔与所述倒角矩形卡带孔在该倒角矩形的宽边位置处连通。
优选地,所述扣体的外轮廓呈倒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扣体的外轮廓进一步呈倒角正三角形。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该鞋扣的鞋子,包括:鞋子本体、鞋带、固定在该鞋子本体上的数个鞋扣,所述鞋带为松紧鞋带;所述数个鞋扣中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的鞋扣。
优选地,所述松紧鞋带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2mm至3.5mm;对应的圆形穿带孔的直径为4mm至5mm,卡带孔的宽度为1.5mm至1.8mm。
优选地,所述松紧鞋带的两端设有防止鞋带从所述扣眼松脱的防松脱部件。
优选地,所述防松脱部件为类圆锥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鞋扣,系鞋带时,只需将松紧鞋带两端向上拉入卡带孔,即可将鞋带系好,简单轻松又方便;松开鞋带时,只需将鞋带两端向下拉入穿带孔,即可快速方便地松开鞋带,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鞋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使用状态下鞋带处于穿带孔位置的示意图;
图2-2是使用状态下鞋带处于卡带孔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鞋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鞋扣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鞋扣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鞋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鞋子实施例中鞋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行业智能卡应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分类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