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8695.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光;林祖锴;张晓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抗滑挡土 方法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属于陡坡施工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不利于进行建筑物建设的丘陵地区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开发利用。为了加快建设工程的速度,机械化施工也越来越广泛的采用,然而在坡度较陡(一般坡度在45°~60°范围)的土质边坡上,进行道路、管沟等构筑物建设,机械化施工难于开展。常规采用的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另外,采用普通的挡土墙结构又难于满足建设施工的安全要求。而采用直接边坡开挖后支护又会导致边坡高度过高且造成大量破坏既有植被的情况发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在陡坡施工难度大、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的问题,提供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针对在陡坡施工难度大、机械化钻(冲)灌注桩、旋挖桩、钻孔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在陡坡上难于实施的问题,提供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施工费用低和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所述桩孔深入陡坡中,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绿化及排水结构;
2)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大小的钢筋柱、形成挖孔桩骨架,钢筋柱露出陡坡面一段,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利用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
3)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所述卸荷板钢筋一端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另一端与陡坡连接,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所述挡土板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式钢筋连接结构;
4)以步骤3)形成的钢筋平台为施工平台,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寺卸荷板和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5)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采用泵送方式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
进一步地,在人工开挖桩孔前,先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在削坡区的底端人工开挖桩孔。
进一步地,在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或者在削坡区和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
进一步地,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所述钢筋混凝土花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包括陡坡,其特征在于:在陡坡上设置若干条挖孔桩,挖孔桩露出陡坡面一段,在挖孔桩的上端部设置冠梁,利用冠梁将挖孔桩连接成整体;在冠梁的前侧设置卸荷板,所述卸荷板与冠梁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卸荷板的后部与陡坡连接、形成施工平台;在冠梁的顶端面设置挡土板,通过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所述挡土板与冠梁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挖孔桩、冠梁、卸荷板和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可以在挡土板的上端面上设有栏杆。
进一步地,可以在陡坡上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将削除陡坡的泥土填入土体回填区,以降低陡坡上部的陡度。
进一步地,所述土体回填区的上表面可以与削坡区表面连接、形成环坡道路。
进一步地,可以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面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该钢筋混凝土花槽为“U”形状凹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凹槽内填入泥土,以种植绿色植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疏排人工挖孔灌注方式,将挖孔桩竖直设在陡坡上,提供竖直和水平承载力,挖孔桩以及设置在挖孔桩上方的冠梁、卸荷板、挡土板均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建筑,解决了机械设备难以在陡坡上施工的难题,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2、本发明通过在挖孔桩上方分别设置水平和竖直的缷荷板和挡土板,与陡坡形成填土区,通过削除陡坡上方的泥土填入填土区,形成开阔的道路,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减少土方挖填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动作能量再生结构、方法及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