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紫云英迟播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28286.1 申请日: 2013-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3355089A 公开(公告)日: 2013-10-23
发明(设计)人: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杨曾平;周兴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颜勇
地址: 410125***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稻田 紫云英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稻田紫云英迟播方法。 

背景技术

紫云英是南方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大致有:第一,利用紫云英能活化和富集土壤养分,紫云英根瘤可固定空气氮素。第二,利用紫云英能为作物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第三,翻压紫云英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第四,紫云英是清洁的有机肥种类,没有化肥和畜禽粪便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有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第五,利用紫云英具有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通过种植紫云英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也就相应减少了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绿肥还具有大于森林的固碳能力。 

紫云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早在明清时期已广泛种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播种面积达到一亿亩左右。在化肥大规模推广之前为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8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且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紫云英种植面积出现了急剧滑坡现象。紫云英面积下降导致了农田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污染加剧,不仅影响化肥施用效果,而且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伴随着紫云英种植面积的滑坡紫云英利用的研 究也全面停滞,导致目前紫云英种植情况不清、有效栽培利用模式不明等问题。同时,原有的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难以在现代农业中提供有力支撑。伴随全国绿肥研究的停滞,紫云英生产与利用的研究已停滞30多年,原有诸多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已不适应现代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全国l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50个县(市、区、旗)的绿肥种植进行了补贴,补贴面积超过400万亩。在国家政策带动下,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贵州等省也出台了绿肥种植补贴政策。全国补贴绿肥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带动全国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到4O00万亩左右。 

然而,当国家再次重视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时,原有的绿肥生产与利用技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在南方水稻生产地区,传统的绿肥——紫云英播种技术就是不适应现代水稻生产的技术之一。传统紫云英播种技术是在晚稻成熟前15天左右播种,现代稻作制中的晚稻生长特性发生改变,株高超过1m叶数多于6片的水稻植株对紫云英播种带来一系列困难,如所需劳动力量大,且劳动强度大,播种均匀度低,播种难度大等,且此时播种对水稻产量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传统的紫云英播种技术是再度兴起的南方稻区紫云英发展的重要技术障碍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普通水稻联合收割机高茬收割水稻,水稻收获后播种紫云英,使紫云英播种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并能在国内外紫云英的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稻田紫云英迟播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稻田紫云英迟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晚稻留高茬收获: 

在晚稻成熟期,调整收割机收割台高度在45~55cm之间,进行水稻收获; 

b、晚稻收获完后,将田间内的稻草均匀散开; 

c、在晚稻收获后的1~3天,进行紫云英播种,播种量为每亩2.0~2.5公斤; 

d、在步骤c期间或步骤c后,用开沟机在田间四周开好围沟,使得田间最高水位不超过0.5cm。 

所述步骤d中在田间内每隔5~12m开一条直沟,使稻田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贯通的沟系。 

所述步骤b后紫云英播种之前对紫云英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和磷肥拌种。 

所述收割机为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 

采用上述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播种方法对晚稻后期生长的扰动,创新性地提出了晚稻收获后播种紫云英的方法,由于收割机收割台高度在45~55cm之间,使得留在稻田内的梗高度在45~55cm,这个高度的梗为紫云英的生长提供了保护,而晚稻收获后播种也避免了对晚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采用晚稻留高茬收获的方式,使得收割下来的稻草长度小,一方面,收割下来的稻草长度小,不用再焚烧稻草或者捆扎稻草,降低了紫云英播种的劳动强度和难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收割下来的稻草可以全部还田使用,全量稻草还田使稻草有机和无机养分全面为紫云英的生长所利用, 另一方面,晚稻留高茬为紫云英的前期生长提供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