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单晶铸锭炉的下加热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8231.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水川;许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晟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8/0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单晶 铸锭 加热器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准单晶铸锭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铸锭炉中下加热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准单晶是在多晶硅铸锭炉上采用铸造结晶的方式,经过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流程所生产出的具有高转换率的准单晶硅片。其主要工艺是通过在多晶硅铸锭炉石英坩埚的底部放置籽晶,并在真空状态下,采用精确分段控温,保证硅料融化时籽晶部分融化,由此长出单晶。目前国内的多晶硅铸锭炉主要是坩埚、平台不动,上发热体、侧发热体及上保温体上下移动。这种结构对多晶硅铸锭炉可以满足工艺要求,但由于原多晶硅铸锭炉没有下发热体,在生产准单晶硅的铸锭炉中就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为了满足准单晶硅铸锭的要求,铸锭炉必须有严格的温度梯度及凝固速度控制,适合的界面形状,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可做升降运动的下加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做升降运动的下加热器机构,以满足准单晶硅铸锭生产所需要的工艺要求:固液界面在最短时间内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准单晶铸锭炉的下加热器升降机构,包括下发热体、固定件、电极立柱、固定板、垫块、托板、升降装置、传动软轴和电机。
所述下发热体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保温体内部的坩埚平台底面,下发热体安装有垂直设置的电极立柱,电极立柱向下伸出保温体及炉体后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绝缘垫板与托板连接;炉体下固定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托板连接;托板上设有传动软轴及电机,升降装置由传动软轴连接带动,传动软轴由电机连接带动。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下发热体在铸锭炉保温体内可以上下移动,满足了准单晶硅铸锭生产所需要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准单晶硅铸锭炉及其下加热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中:1为炉体、2为固定件、3为坩埚平台、4下发热体、5为电极立柱、6为保温体、7为升降装置、8为电机、9为托板、10为垫块、11为固定板、12为传动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见图1、图2,一种准单晶铸锭炉的下加热器升降机构,包括下发热体4、固定件2、电极立柱5、固定板11、垫块10、托板9、升降装置7、传动软轴12和电机8。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下发热体4通过固定件2安装在保温体6内部的坩埚平台3底面;下发热体4安装有垂直设置的电极立柱5,电极立柱5向下伸出保温体6及炉体1后安装在固定板11上,固定板11通过绝缘垫板10与托板9连接;炉体1下固定设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与托板9连接;托板9上设有传动软轴12及电机8,升降装置7由传动软轴12连接带动,传动软轴12由电机8连接带动。
所述电机8带动两根传动软轴12,传动软轴12通过高精度滚珠丝杠带动三个升降装置7同时旋转,升降装置7的丝杠旋转转换为托板9的上下运动,托板9带动下发热体4与坩埚平台3一起实现同时升降运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晟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晟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