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杉木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7527.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杉木 育苗 专用 基质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杉木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杉木,其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早晚材界限不明显,强度相差小,不翘不裂。木材容重0.39,每厘米年轮数平均3.0,晚材率22.0%,干缩系数(体积)0.386,顺纹抗压极限强度358千克/平方厘米,静曲极限强度661千克/平方厘米,端面强度285千克/平方厘米。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耐腐。杉木是中国最普遍而重要的商品材,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电杆、家具、器具 杉木根雕茶盘 根雕茶桌 等等方面。树皮可盖屋顶,单宁含量约10%。侧枝可制木桶及桶柄。根、皮、果、叶均 可药用。
人工育苗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法。杉木无性繁殖方法生产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繁殖技术还未成熟,难以广泛推广应用。有性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直播育苗方法和营养基质育苗方法。种子直播育苗方法需种子多,育苗时间长,以裸根苗出圃造林成活率低,造林缓苗期长等。营养基质育苗方法,基质一般选用全土或单纯的轻型基质。现有的轻型基质普片存在不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而且基质存在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不利用杉木的根系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杉木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育苗基质不具有针对性,而且其存在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杉木育苗专用基质,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椰纤维70-80、多次团粒剂10-15、PGPR复合菌肥10-15、腐植酸0.1-0.2,且该基质呈块状。
所述PGPR复合菌肥为由固氮菌和解磷菌经草木灰为载体培养制成的复合菌肥,所述固氮菌为由杉木根系土壤中提取的高效固氮菌。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其生产工艺,包括: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
2) 将重量比为70-80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重量比为10-15的多次团粒剂、重量比为10-15的 PGPR复合菌肥以及重量比0.1-0.2的腐植酸,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PGPR复合菌肥由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动物粪便、甘蔗渣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培养基质的端面直径为3.0-6.0cm,其高度为7.0-9.0cm。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 采用椰纤维作为主原料,其取材单一,容易取材;椰纤维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使得椰纤维表面更加的粗糙,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杉木根部的吸收;椰纤维为可降解材料,可再生资源,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二, 本专用基质的组成成分的配比充分考虑到针对适合杉木育苗的生长,育苗基质具有优良地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采用一体化集成技术,一块基质块具有集质材、营养、灭菌、抗病、容器五种功能为一体,完全不需要取土、配肥、堆制、喷药、装钵,只需浇水、直接扦插或移植组培苗方可完成成育苗操作。
三, 由于仅采用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的椰纤维作为主原料,因此其营养成分及含量容易控制,而且其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容易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家摆手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立体包边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