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多晶硅生产废物的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368.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礼;周吉红;徐灵通;李文光;罗平;曾晓立;李涌;袁庆波;沈宗喜;敖艳波;严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4 | 分类号: | C01D3/04;C01D5/04;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65501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多晶 生产 废物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处理多晶硅生产废物的方法,所述废物包括烟气和废水,所述烟气含有二氧化硫,所述废水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烟气对所述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处理,以便使所述氯化钠结晶,从而获得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以及
使所述废水与所述烟气进行接触,以便所述废水中的氢氧化钠与所述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形成亚硫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的温度为至少120摄氏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烟气与所述废水进行热交换,以便使所述废水中的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并且所述废水中至少一部分氯化钠形成氯化钠晶体,以便获得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
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压滤,以便获得氯化钠固体和含有氯化钠的滤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所述压滤之前,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供给到洗涤缓冲槽中,
其中,当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中氯化钠晶体含量低于26重量%时,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返回与所述烟气进行热交换;
当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中氯化钠晶体含量高于26重量%时,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所述压滤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中氯化钠晶体含量为26~29重量%时,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所述压滤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废水与烟气在吸收装置中逆流接触,以便使所述废水中的氢氧化钠与所述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从而获得含有亚硫酸钠的废液;以及
将所述含有亚硫酸钠的废液供给至氧化装置,以便将所述废液中所包含的亚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钠,从而获得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至少一部分返回至所述吸收装置,以便充分利用其中的氢氧化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吸收装置中添加氢氧化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气与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所述废水在吸收装置中接触之前,将一部分所述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与所述烟气进行热交换,以便对所述烟气进行冷却处理,并且使所述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中的氯化钠形成晶体。
10.一种处理多晶硅生产废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浓缩装置,所述洗涤浓缩装置适于利用所述烟气对所述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处理,以便使所述氯化钠结晶,从而获得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以及
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适于使所述废水与所述烟气进行接触,以便所述废水中的氢氧化钠与所述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形成亚硫酸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浓缩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适于使所述烟气与所述废水进行热交换,以便使所述废水中的一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气,并且所述废水中至少一部分氯化钠形成氯化钠晶体,以便获得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与所述洗涤浓缩装置相连,且适于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压滤,以便获得氯化钠固体和含有氯化钠的滤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洗涤缓冲装置,所述洗涤缓冲装置适于在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进行所述压滤之前,将所述含有氯化钠晶体的废水供给到洗涤浓缩装置中;
其中,
所述洗涤缓冲装置具有废水进口、含有氯化钠晶体废水出口、滤液入口以及废水出口;
所述废水进口与设置在所述氧化装置上的废水出口和设置在所述洗涤浓缩装置上的废水出口相连,所述废水出口与设置在所述洗涤浓缩装置上的废水进口相连,含有氯化钠晶体废水出口与设置压滤装置上的废水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3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的润滑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装机器人的桁架行走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