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及在成像设备中传输电力和安装显影单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231.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21/1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鲁恭诚;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传输 电力 安装 显影 单元 方法 | ||
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及在成像设备中传输电力和安装显影单元的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机壳;显影单元,用于形成图像;转印单元,用于将通过显影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转印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托盘,装载有显影单元,并被安装成插入到所述机壳中或者从所述机壳中取出;供电单元,用于向显影单元供电,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中;导电构件,连接到供电单元,与托盘的插入或取出方向交叉布置,并与显影单元的电接触部分直接接触。
本申请与2012年10月24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118672号韩国专利申请相关,并要求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在成像设备中传输电力的方法以及在成像设备中安装显影单元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显影单元通过使用托盘方法被安装在机壳中的成像设备、在成像设备中传输电力的方法以及在成像设备中安装显影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可通过组合例如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功能而实现的一体化装置。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被改变以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可被照射到光电导体,以在光电导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调色剂可被供应到静电潜像,以使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的调色剂图像。可视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其中容纳调色剂的显影单元。
调色剂可以以墨盒的形式被提供,所述墨盒包括光电导体、充电辊和显影辊。所述墨盒可被称为显影单元。偏置电压可被施加到包括在显影单元中的光电导体、充电辊和显影辊。用于将可设置在机壳中的供电单元与显影单元电连接的电接触器可设置在显影单元中。
当容纳于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完全耗尽时,可将显影单元从成像设备移除并可将新的显影单元安装在成像设备中。在将显影单元安装在托盘中之后将托盘插入到机壳中或者将托盘从机壳中取出的方法可用于方便更换显影单元。
当没有使用托盘时,在将偏置电压施加到显影单元的电接触器方面通常不会出现困难,这是因为显影单元直接安装在机壳中。然而,当使用托盘时,会需要用于将显影单元的电接触器连接到设置在机壳中的供电单元的组件。
此外,显影单元可与转印单元接触,以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可视的调色剂图像。当在显影单元与转印单元接触时移除显影单元时,需要很小心以免损坏转印单元。
发明内容
其他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最小化用于使显影单元与机壳电接触所必需的组件的数量的增加,并提高电接触力。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成像设备中传输电力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成像设备中安装显影单元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机壳;显影单元,用于形成图像;转印单元,用于将通过显影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转印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托盘,装载有显影单元,并被安装成插入到所述机壳中或者从所述机壳中取出;供电单元,用于向显影单元供电,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中;导电构件,连接到供电单元,与托盘的插入或取出方向交叉布置,并与显影单元的电接触部分直接接触。
所述机壳可包括:第一引导件,用于引导托盘,使得托盘被插入到所述机壳中或者从所述机壳中取出;第二引导件,用于引导托盘,使得托盘接近转印单元或者与转印单元分开。
所述机壳可包括:开口,托盘通过开口被插入或取出;门,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
所述成像设备可包括使门和第一引导件彼此联锁的联锁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未经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