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换油提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412.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豪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9/00 | 分类号: | F16N2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提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辅助设备领域,特别地,是用于织机的油品更换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剂在使用与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剪切、搅动、金属催化、高温等的作用以及外界条件,如机械杂质、灰尘、氧化物、水气等的影响而氧化、变质、解聚和老化等,生成羧酸、胶质、沥青等产物,油、脂的颜色变暗,粘度或稠度变化,酸值增大、腐蚀性增加,使用性能变坏,寿命缩短,因而需要增补或更换,通常我们把同台设备两次换油的间隔时间称为换油周期。合理地安排换油周期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又节约润滑剂。当润滑油不能达到设备特定的润滑技术指标而给设备带来损害时,应立即更换同品种同牌号的新润滑油。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合理的换油制度。合理的换油制度,应该是在保证设备润滑正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确定换油期的方法,较科学、较合理的是按照润滑油换油指标,根据化验单来决定是否换油,但是化验的方法步骤繁琐,且成本较高,不适合用于织机润滑油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换油提示装置,该织物换油提示装置采用物理结构快速检测织机的润滑油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织物换油提示装置包括封闭的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内设置有将所述检测壳体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半透膜,所述半透膜通过弹性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检测壳体内壁上,所述半透膜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检测所述半透膜凸起程度的监测构件,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电磁阀与织机内的润滑油循环管道串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压油口和第二压油口,所述第一压油口和第二压油口连入一带油泵的油路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半透膜的膜孔在润滑油分子的1.5至2倍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构件为所述半透膜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射的光学发射头和光学接收头,所述光学发射头发射的光线为片状,所述光学接收头为对应光线的条状且垂直所述半透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条状的光学接收头由光敏电阻条构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封闭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带油泵的油路将油路中的润滑油以往复的方式使所述半透膜左右凸起,当润滑油中的杂质增多时,由于杂质不能通过所述半透膜,会部分堵塞所述半透膜,造成所述润滑油通过所述半透膜不畅,因此加剧所述半透膜的凸起形变,根据所述监测构件测定所述半透膜的凸起程度,可以的得到所述润滑油的杂质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织物换油提示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检测壳体;110、进油口;120、出油口;130、第一压油口;140、第二压油口;200、半透膜;210、弹性连接件;310、光学发射头;320、光学接收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织物换油提示装置包括封闭的检测壳体100,所述检测壳体100内设置有将所述检测壳体100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半透膜200,所述半透膜200通过弹性连接件210固定在所述检测壳体100内壁上,所述半透膜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检测所述半透膜200凸起程度的监测构件,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设置有进油口110和出油口120,所述进油口110和出油口120通过电磁阀与织机内的润滑油循环管道串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压油口130和第二压油口140,所述第一压油口130和第二压油口140连入一带油泵的油路两端。
所述润滑油循环管道是织机中普遍应用的使润滑油抽入润滑部位的管道。
上述的织物换油提示装置,所述半透膜200的膜孔在润滑油分子的1.5至2倍之间,为了使润滑油分子顺利通过所述半透膜200的同时,阻止大多数润滑油杂质通过所述半透膜200。
上述的织物换油提示装置,所述监测构件为所述半透膜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射的光学发射头310和光学接收头320,所述光学发射头310发射的光线为片状,所述光学接收头320为对应光线的条状且垂直所述半透膜200设置,由于织机内的润滑油在封闭空间内,且不像内燃机那样受燃烧室影响发黑,因此织机的润滑油只会因氧化或者参杂部分金属杂质而变色,其本体还是呈透明状的,因此采用光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测量所述半透膜200的变形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豪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豪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