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1837.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组织进行多炉连浇时,连铸浸入式水口受到结晶器内钢流侵蚀时间延长,在水口侵蚀最薄处就会有穿孔的现象。水口穿孔后,结晶器内钢流紊乱,容易造成卷渣影响铸坯质量,更严重时会造成卷渣漏钢。现有的浇铸方法在浇铸板坯Cr钢、方坯Cr等易侵蚀钢种时,每浇注≥240分钟时均发生水口穿的现象,影响铸坯质量,只能被迫进行更换浸入式水口操作,降低收得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浇铸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浇铸时浸入式水口寿命长,铸坯表面质量高的浇铸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在方板坯连铸机;通过对浸入式水口渣线(侵蚀最严重部位)进行调整,在连续浇铸过程中,通过调整结晶器液位检测高度,在结晶器液面控制系统内设定调整周期和调整幅度,实现更换渣线的目的,提高单浇次水口使用时间,实现提高连浇炉数的目的。
本浇铸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Ⅰ浇铸前,在结晶器自动液位控制系统内对结晶器液位检测高度的调整周期和幅度进行设定,调整周期是在30min~40min范围内选一数值,调整幅度是在5~8mm范围内选一数值;使结晶器液位在生产过程中按周期和幅度进行自动调整,即以正弦曲线进行自动调整减少渣线部位的侵蚀。
Ⅱ 连续浇铸过程中以所设定结晶器工作液位为基准,工作液位为140~156mm,以设定的调整周期和幅度进行。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后,在不改变水口材质的前提下,浸入式水口连浇炉数增加1炉,提高逐级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里铸坯表面质量,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调整结晶器液位检测高度,在二级系统内设定调整周期和调整幅度,实现更换渣线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通过对浸入式水口渣线进行调整提高水口寿命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在板坯自动换渣线实施的。本实施例浇铸的是430系Cr钢,本实施例的包括下述的步骤:
Ⅰ在浇铸前,在结晶器自动液位控制系统内对结晶器液位检测高度的调整周期和幅度进行设定,本实施例的调整周期为30min调整幅度为5mm。在使结晶器液位在生产过程中按周期和幅度进行自动调整,减少渣线部位的侵蚀。
Ⅱ连续浇铸过程中以所设定结晶器工作液位为基准,本实施例的工作液位为155mm,以周期为30min,幅度为5mm的正弦曲线进行调整。
经现场检测铸坯表面无卷渣缺陷,铸坯轧制后无夹杂缺陷。
采用本实施例的自动换渣线方法,连浇时间提高至285分钟,比现有的不换渣线法提高了45分钟,且使用后的浸入式水口未发生口穿的现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方坯自动换渣线实施的。本实施例浇铸的是Cr13系钢种。本实施例的包括下述的步骤:
Ⅰ在连铸前,在结晶器自动液位控制系统内对各流次结晶器液位检测高度的调整周期和幅度进行设定,本实施例调整周期为30min,调整幅度为8mm。使结晶器液位在生产过程中按周期和幅度进行自动调整,减少渣线部位的侵蚀。
Ⅱ在连续浇铸过程中以所设定结晶器工作液位为基准,本实施例中设定结晶器工作液位144mm为基准,以周期为30min,幅度为8mm的正弦曲线进行调整。
经现场检测铸坯表面无卷渣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