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式泡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444.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仙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凯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4;A47J31/4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116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式泡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泡茶机存在以下两种问题:(1)加热后的水没有达到煮开的温度,对饮水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2)加热后的水烧开后,出水嘴不能有效控制,水呈喷洒的形式射出来,很容易烫伤饮水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加热快速、健康节能且易于实现的蒸汽式泡茶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式泡茶机,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将水瞬间加温汽化成水蒸汽的电热膜和将水输送到电热膜内的电磁泵,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管与电磁泵相连接,所述电磁泵通过第二水管与电热膜相连接,所述电热膜通过第三水管将水蒸汽输送到出水嘴,所述电热膜和电磁泵均连接至控制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嘴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水蒸汽的冷却腔、用于积蓄开水的蓄水腔以及用于排出开水的出水流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嘴内还设置有用于阻挡和冷却水蒸汽的进汽挡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由面盖、水箱座和底座组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面盖和水箱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分别与面盖和水箱座紧固连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板连接有电源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蒸汽式泡茶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加热快速、健康节能、易于实现等优点,其通过电热膜将水烧开成蒸汽,使得加热后的水达到煮开的温度,保障饮水者的身体健康;还通过特殊结构的出水嘴,使得水蒸汽和开水不会喷射出去,防止烫伤饮水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出水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盖,2-水箱座,3-水箱,4-底座,5-出水嘴,6-控制板,71-第一水管,72-第二水管,73-第三水管,8-电热膜,9-电源线,10-电磁泵,11-进汽挡板,A-蓄水腔,B-冷却腔,C-出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蒸汽式泡茶机,包括机壳和水箱3,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将水瞬间加温汽化成水蒸汽的电热膜8和将水输送到电热膜内的电磁泵10,所述水箱3通过第一水管71与电磁泵10相连接,所述电磁泵10通过第二水管72与电热膜8相连接,所述电热膜8通过第三水管73将水蒸汽输送到出水嘴5,所述电热膜8和电磁泵10均连接至控制板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3、电磁泵10、电热膜8以及出水嘴5依次连接形成了水路系统,所述电磁泵10、电热膜8、电源线9分别与控制板6连接形成了电路系统,所述控制板6的主要作用是启动电磁泵10和电热膜8,所述电热膜8的主要作用是将水瞬间加温到汽化成蒸汽。所述出水嘴5内设置有用于阻挡和冷却水蒸汽的进汽挡板11、用于积蓄开水的蓄水腔A、用于冷却水蒸汽的冷却腔B以及用于排出开水的出水流道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由面盖1、水箱座2和底座4组成,所述面盖1和水箱座2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底座4通过螺钉分别与面盖1和水箱座2紧固连接。所述出水嘴5安装于面盖1外侧,所述面盖1在出水嘴5下方可以设置有托盘和接水盒,所述控制板6安装于面盖1内侧,所述控制板6的操作显示面板暴露于面盖1外侧,所述控制板6连接有电源线9,所述电源线9通过其插头与外接电源插座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蒸汽式泡茶机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控制板6开启电磁泵10和电热膜8,电磁泵10将水从水箱3内引入到电热膜8内,电热膜8将水加热成水蒸汽,水蒸汽在遇到进汽挡板11部分冷却后向下进入出水嘴5密封的蓄水腔A内,利用水汽自身重量自动分离,其中已液化的开水经由出水流道C流出,而水蒸汽进入冷却腔B内继续冷却,冷却后的开水汇集到蓄水腔A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凯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凯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