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太阳能空气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274.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李兵;李少兵;薛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化 太阳能 空气 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应用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太阳能空气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表面70%为海洋,15%为沙漠,沙漠和海岛地区人们都缺乏淡水资源。地球表面上的水在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下,气态、液态、固态等三态不断迁移和转化,大气层永远成为地表水循环的中转站。随着大气环流作用,即使沙漠缺水地区的空气含湿量与其他地区差别不大,例如:在早晨,沙漠地区的相对湿度可达到90%,在白天高温情况下降到了20%。从空气获取淡水在理论上可行。
从空气中获取淡水的最简单方式是收集雨水,然而,在缺乏雨水的地区可行性较差。采用人工方法,主要是致冷结露方法、吸附材料吸附-脱附方法。致冷结露方法是利用冷凝器将空气的热量吸走,降低空气温度,当低于露点后,则水汽凝结成水滴,收集水滴可以产生淡水。吸附材料吸附-脱附方法是某些多孔材料,例如:沸石、硅胶,有吸收水分子的特性,待吸附材料吸收了很多水分子后,再采用某种脱附方法,通常加热方法,就可以让水汽脱离吸附材料,再聚集后形成水滴,收集水滴可以产生淡水。可见,空气取水方法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用于产生制冷、蒸发等吸热或放热过程。
人们已经发明了一些简单的装置,结合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热能或转化后的电能。然而,这些装置缺乏一些能量能量回收再利用的环节,而且,这些装置几乎没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性能优化。因此,能量利用率低、产水量低,没有大规模推广。
换热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节能技术,常用于将某一工艺过程的废气、废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热电堆技术(一种热泵),是一种最先进的空调技术,与传统压缩机制冷相比,没有运动部件、没有冷媒、结构十分紧凑,常用于小型设备的制冷。自动化技术,基于传感器、执行器等仪表,常常结合单片机、工控机等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先进的数学方法或控制算法,能实现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太阳能空气取水装置。本发明具有节能性好、结构紧凑、运行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最优化等多种优点。
本发明包括空气取水装置、控制单元和电力单元。
空气取水装置包括冷凝器、储液罐、换热器、热电堆、泵、散热片。第一路空气管道贯穿换热器后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设置在储液罐内,并与储液罐内顶部相连接,储液罐中部输出的不凝气管道贯穿换热器后与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储液罐底部输出端与淡水管道相连接;第二路空气管道与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泵的输出端与冷却风管道的一端相连接,冷却风管道的另一端开口朝向散热片,散热片与热电堆的散热端相连接,热电堆的吸热端与储液罐内冷凝器相连接。
所述的储液罐通过内壁上的环形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用于放置冷凝器,下部分为集液腔,用于收集水滴;环形隔板为两端开放的圆台,其下底面与储液罐内壁固定,上底面悬空;
空气取水装置工作过程如下:第一路空气管道通过换热器预热后遇到冷凝器,若气体降低到露点,水分子在冷凝器的网状结构凝结成水滴后坠落,并被收集到储液罐底部的集液腔内;第一路空气管道中的不凝气(主要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不凝气管道从储液罐内排出,并经过换热器与第一路空气管道中的空气换热,收集冷量;最终不凝气和第二路空气管道在泵的作用下均用于散热片的冷却风;同时,热电堆作为一种热泵,能够吸收低品位热源的热量并释放到热端,热电堆工作后致使冷凝器的热量被吸走,达到给冷凝器制冷的作用。
控制单元包括液位开关LS1、温度传感器TS1、第一电磁阀V1、第二电磁阀V2、第一控制点CC1、第二控制点CC2和第三控制点CC3。第一电磁阀V1设置在淡水管道内,即与储液罐底部输出端相连接的管道内;第二电磁阀V2设置在第二空气管道内,即与泵输入端相连接的管道内;液位开关LS1设置在储液罐腔体内,且位于储液罐中下位置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TS1设置冷凝器内;第一控制点CC1、第二控制点CC2和第三控制点CC3分别与热电堆、泵、第二电磁阀V2相连接。控制单元控制过程如下:温度传感器TS1检测到冷凝器的温度后,在线反馈给第一控制点CC1、第二控制点CC2和第三控制点CC3,通过第一控制点CC1、第二控制点CC2和第三控制点CC3分别在线调节热电堆的驱动电流、泵的转速和第二电磁阀V2的开合;液位开关LS1用于监测储液罐储液腔是否水位已满,若满则打开第一电磁阀V1,让淡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膜形成用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低CLTE和降低的流痕出现率的聚烯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