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快速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3626.3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晶;王紫薇;杨秀琴;杨菊华;陈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倍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施春花;翟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检测 快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和水果或蔬菜等食物上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快速检测仪。
背景技术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衍生物、代谢物、农药母体、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农药是一些国家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等。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容易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控制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国际上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高效色谱快速检测法和生化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大多数农药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检测,但是耗时太长,检测费用过高,限制了其发展。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酶抑制率法利用了胆碱酯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因此检出限非常低。已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方法(GB/T 5009.199-2003)。由于酶抑制率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已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定性初筛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利用酶抑制率法的农残检测仪存在诸多缺陷,比如操作繁琐,检测结果不能马上得出,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快速检测仪。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快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包、测试卡和读卡仪器,所述试剂包内试剂为乙酰胆碱酯酶,所述测试卡上有两个测试孔位,所述读卡仪器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器,显示和控制系统,数据输出口和电源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器连接,图像处理器和数据输出口、显示和控制系统以及电源系统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测试卡为两个。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图像采集系统为数字摄像头,所述图像处理器为单片机或PC机,所述显示和控制系统为液晶触摸显示屏。
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杀虫剂,同时也是农药中对人和动物毒性较强的两类杀虫剂。两者对分解神经传递介质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具有抑制作用,使该酶的分解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了正常的神经传导,甚至引起生物体的中毒或死亡。
根据这一原理,用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中,通过测定蔬菜提取液对AchE活性的抑制之后,酶对其底物的水解能力,来表征其对酶活性的抑制情况,从而判断其中是否含有超出允许残留含量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如果样品中不含有有机磷或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就不会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反之,如果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超过检出限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会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抑制率,就可判断样品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检测仪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培训即可操作;(2)20分钟快速得到准确结果;(3)可测多种农残和重金属物质,广谱性高,检测灵敏度高;(4)数据可输出,可以打印或通过USB下载,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读卡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农残和重金属快速检测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倍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倍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