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军用狙击头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12835.6 申请日: 2013-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3438763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1
发明(设计)人: 洪满 申请(专利权)人: 洪满
主分类号: F41H1/08 分类号: F41H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8001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军用 狙击 头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沷及的是一种狙击手专用的头盔,属于军事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的历史上,自从有了战争,头盔也很快伴随着产生。中国是最早发明头盔的国家,据有文字考证的人类历史,“盔甲”出现于中国汉代以前,中国古代士兵打仗,头上、全身披“甲”,这些坚硬的动物外壳就是头盔的起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开始能提炼金属,于是金属头盔成为人类近代战争士兵的重要装备。金属头盔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了大量的军队,同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阻挡了无数的子弹,保护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现代的战争越来越注重保护士兵的生命,“以人为本”的战争观念成为战争新的思想和方式,头盔成为保护士兵生命的重要的装备。中国军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装备了GK80型头盔,采用的材料为232防弹钢,V50值为385米/秒,也就是说这种头盔能阻挡到达钢盔时385米/秒速度以下的子弹或冲击物,这只不过是能抵挡一些爆炸弹片或手枪的近射击,也可以抵挡一些步枪的远处射来的流弹,但是,现代武器的子弹头有的掺进了高强硬度的合金属,GK80型头盔已经落后了。为此,中国军方在1994研制了QGF02型防弹头盔,QGF02型头盔不再以金属为材料,而是以国产的超高强纤维为主要材料,配合添加进口的超高强纤维材料。QGF02防弹头盔在重量上减轻,在外形上也改变,最主要的是抗穿刺能力大大地提高,达到了V50值630米/秒,优于美国同类军用头盔“凯芙拉”的V50值610米/秒。 

狙击手中的“狙击”,就是在没有对需要射杀的目标进行提前警告的情况下突然远距离地射杀,狙击与暗杀的不同之处,狙击行为是军队的战争行为。冷酷的杀手举枪向目标射击,杀手尽管已经戴着先进的复合纤维头盔,但是脸部还是暴露给了敌人,在瞄准镜和远射击能力精确的时代,你在狙击别人的同时,你也可能成为敌人狙杀的目标。很多狙击手在掩体内刚露出头部举枪瞄准的瞬间就被对方先下手击中脸部穿越后颈椎死亡。 

发明内容

为了使狙击手射击敌人的时候能有效时保护自己,本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头盔,这种头盔不但在整体形式上与一般头盔不同,其结构、重量、所用的材料、使用方式等都与一般防弹头盔不同。 

本人发明的军用狙击头盔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头盔分为前遮挡面、后遮挡面、上遮挡面、左遮挡面、右遮挡面,前遮挡面眼睛部位开有小孔,前遮挡面鼻子部位也开有小孔,左遮挡面耳朵部位也开有小孔,右遮挡面耳朵部位以下有塌缺面,上遮挡面有升降调节装置,头盔的主要材料为超高强度复合纤维沾合树脂,内层有海绵缓冲层,头盔还设置松紧扣带以及喷涂伪装色。 

普通士兵在作战中都是使用一般军用头盔,一般军用防弹头盔只能遮挡到头部的额头部位及少量部位的左右侧面,如果再加大头盔各个面的遮挡面积,头盔的重量、体积都会加大加重,士兵的视野、听力、活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不适合士兵灵活机动作战。但是,狙击手的作战方式却不同样了,由于狙击的远距离性、隐蔽性、重要性使狙击手使用的枪支等装备都不同样。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了各种远距离狙击专用枪支,枪支都是枪管很长、很笨重,不属于步枪,因此,狙击手的头盔也应有专用狙击头盔。本人发明的军用狙击头盔能遮挡保护狙击手头部脸部大部分面积,额头、左右侧面的大部分面积也能遮挡保护。军用狙击头盔前部由于被大面积遮挡,视线只能靠眼睛处的小孔进行,小孔虽然视野有限,但狙击的目标一般是远距离的敌人,所以不影响搜索、确定、瞄准目标。军用狙击头盔除了眼睛部位开有小孔外,嘴巴和耳朵部位也开有小孔,这样不会防碍呼吸和听力。但士兵戴着如此大面积覆盖头部的头盔会会阻碍举枪瞄准,头盔的右侧面会阻碍人的头部靠近枪托,为此,本人设计把右侧面去除部分遮挡面,使人能正常瞄准射击。 

军用狙击头盔的所用的材料为超高强度复合纤维沾合树脂,采用的超高强度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纤维和Kevlar纤维,树脂采用人工合成树脂。超高强度复合纤维韧性、强度是同等粗细的钢丝的6倍以上,沾合树脂后重量却不到钢丝材料的1/4。超高强度纤维虽然有超强的韧性和强度,但并不是说使用这些材料就能阻挡高速的冲击物,这些纤维材料的组合、编织方式、沾合方式才是决定头盔的阻挡力。并排排列的纤维体很容易被冲击物刺钻扩张开来,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纤维体杂乱均匀成空间编织体,那么冲击物就很难将这些编织体扩张开,因为编织体各个方向都有拉扯的纤维,如果我们用人工合成树脂渗进这些杂乱均匀的纤维编织体内部,树脂凝结后,这些纤维编织形状就固定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满,未经洪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