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2737.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t 测试 下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CB板测试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ICT测试治具是在线检测治具。是对在线元器件的电性能及电气连接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标准测试设备。它主要用于检查在线的单个元器件以及各电路网络的开、短路情况。但是目前的测试机构的载板只是对PCB板起到放置作用,没有对PCB板进行压紧,这样在测试时,PCB板可能发生移动,影响检测的结果。同时目前测试治具的PCB板拿取放置也十分麻烦,测试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测试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ICT测试治具没有对PCB板进行压紧,影响检测的结果。且测试治具的PCB板拿取放置也十分麻烦,测试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测试需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放置拿取方便,在检测时能够保持PCB板稳定的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包括载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铰链座、旋转轴、拉杆、上钩角和下钩角,在载板的后端设置有两个铰链座,所述压板的后端活动连接在两个铰链座之间,在压板的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穿过旋转轴的开口,所述旋转轴与压板侧壁活动连接,在两个旋转轴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杆,在每个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下钩角,所述下钩角能够与位于载板顶部对应侧的上钩角钩合。
前述的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上钩角对称设置。
前述的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棒,在压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压棒通过开孔压住载板上的PCB板。
前述的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压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前端设置有开口,对应侧的旋转轴穿过限位座开口,旋转轴通过定位销活动连接在开口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在压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压棒通过开孔压住载板上的PCB板,通过压棒可以较好的将PCB板压住,在检测时,保持PCB板稳定不移动,测试效果较好。同时每个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下钩角,所述下钩角能够与位于载板顶部对应侧的上钩角钩合,通过上下钩角将载板和压板连接牢靠,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另外旋转轴与压板侧壁活动连接,在两个旋转轴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杆,通过旋转轴转动,使得上钩角和下钩角分离,然后利用拉杆拉起压板,压板沿铰链座转动开启,这样取出或放置PCB板速度快,效率高,且操作也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包括载板1、压板2、铰链座3、旋转轴4、拉杆7、上钩角5和下钩角6,在载板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铰链座3,所述压板2的后端活动连接在两个铰链座3之间,在压板2的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穿过旋转轴4的开口,所述旋转轴4与压板2侧壁活动连接,在压板2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8,所述限位座8前端设置有开口,对应侧的旋转轴4穿过限位座8开口,旋转轴4通过定位销活动连接在开口内。在两个旋转轴4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杆7,在每个旋转轴4的底部设置有下钩角6,所述下钩角6能够与位于载板1顶部对应侧的上钩角5钩合。所述两个上钩角5对称设置。在压板2上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压棒通过开孔压住载板1上的PCB板。
本发明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在压板2上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压棒通过开孔压住载板1上的PCB板。通过压棒可以较好的将PCB板压住,在检测时,保持PCB板稳定不移动,测试效果较好。同时在每个旋转轴4的底部设置有下钩角6,所述下钩角6能够与位于载板1顶部对应侧的上钩角5钩合。通过上下钩角将载板1和压板2连接牢靠,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另外旋转轴4与压板2侧壁活动连接,在两个旋转轴4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拉杆7,通过旋转轴4转动,使得上钩角5和下钩角6分离,然后利用拉杆7拉起压板2,压板2沿铰链座3转动开启,这样取出或放置PCB板速度快,效率高,且操作也十分简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