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吊装溜尾用液压尾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2194.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龙;董慧荣;孙长久;郭立新;刘柏言;于永平;荆艳;王瑞峰;刘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2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吊装 溜尾用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吊装溜尾用液压驱动尾排。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吊装尾排包括传统溜尾钢排和双滑道高位转轴式大型设备吊装尾排装置。传统溜尾钢排由钢管、槽钢、角钢等组成。溜尾抬送时将设备底部放在排子上,设备底部后部设置障碍,以防设备在排子上向后滑动。吊装时,随着主吊车的升起,尾部钢排就地牵引向前滑动抬送设备,主要用于中小型设备的吊装,具有尾排结构简单,设计制作方便,且不需在设备上焊接吊耳等优点。缺点主要是不适用于大型设备吊装的溜尾,大型设备溜尾时,由于尾排两侧受力不均匀,易出现滚杠滑动卡涩的现象;且吊装至设备重心点与尾排接触点连线与重力方向相同(垂直指向地面)时,设备拖排,依靠自身重力翻转到垂直位置,此点对吊车瞬时力较大,尾排也容易出现卡涩现象。双滑道高位转轴式大型设备吊装尾排装置由尾排箱体机构、转轴支撑机构、尾排连接机构构成,对应两个尾排箱体机构的上方中部设置对应的转轴支撑机构,尾排箱体机构的内侧排列设置尾排连接机构,尾排箱体机构的上方一端转轴支撑机构的一侧对应设置支座,支座内侧设置尾排连接机构,上下尾排连接机构之间设置支撑连接尾排支架。该设备优点是对大型设备吊装作业溜尾尾排的受力不均、滑动受阻等薄弱环节进行了改进,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大型设备吊装的安全。缺点是对地面滑移轨道质量要求较高,需要特殊处理的专用滑移轨道,需要在设备上焊接滑动吊耳,且尾排自身结构较大,制作运输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排不易卡涩,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制作运输方便的设备吊装溜尾用液压尾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吊装溜尾用液压尾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梁、支座、支架、液压泵、液压管路、液压控制阀、液压油缸,箱型梁一端通过转轴与支座转动连接,箱型梁中间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液压油缸上端转动连接,液压油缸下端转动连接支架。
液压油缸采用多节柱塞油缸。
本发明采用液压系统完成设备溜尾,传动承载能力大,易于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能够满足大型设备吊装溜尾的要求。当设备重心与转轴中心连线与重力方向相同(垂直指向地面),设备依靠自身重力翻转到垂直位置时,液压驱动尾排承受了这个瞬时力,使整个吊装过程平稳,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发明包括箱型梁3、支座1、支架8;设置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10、液压管路9、液压控制阀7、多节柱塞油缸6。箱型梁一端通过转轴2与两侧的两个支座1转动连接,箱型梁中间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与多节柱塞油缸上端转动连接,多节柱塞油缸下端转动连接支架,液压控制阀7根据需要可手动操作或遥控。
本发明通过启动液压泵和操控液压控制阀,多节柱塞油缸配合主吊一节一节慢慢回落,直到设备4直立,完成溜尾工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箱型梁固定在设备裙座底部,连接板固定在箱型梁上;
2、按计划位置将支座和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3、在设备上部位置设置支撑,进行设备卸车,设备水平抬起,旋转下落,将箱型梁上设置的转轴伸出箱型梁外的两端直接落在接触面涂抹黄油的两侧支座的半圆弧面上,上部落在上部支撑处;
4、设置设备主吊吊装索具,将设备缓慢吊起,设备在主吊吊装索具的吊装和支座与转轴转动连接支撑下慢慢直立,设备倾斜角逐渐减小,在达到设备倾斜角临界角(即设备重心与转轴中心连线与重力方向相同时设备的倾斜角,计算可得)之前设置液压系统;首先将液压油缸下部与支架转动连接,启动液压泵,将液压油缸伸出到需要的长度,同法进行液压油缸上部与连接板的连接;
5、操控液压控制阀,设置液压油缸能承受压力大于设备倾斜临界角瞬时最大力所产生的压力,主吊继续提升设备,设备吊装翻转至临界角时,主要由液压油缸承受这个瞬时力;
6、主吊继续提升设备,通过操控液压系统实现液压油缸随着主吊吊装设备慢慢旋转,并一节一节慢慢回落,直到整个设备立起,停止液压泵工作;
7、将箱型梁与设备裙座底座分离,设备旋转就位,尾排各构件按顺序拆除并运输到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