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框架柱的耐久性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9938.7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凌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大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框架 耐久性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框架柱的耐久性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框架柱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桥梁等建筑中。针对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要求,在根据混凝土框架柱的强度等级要求进行配比的同时,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生产后2小时内施工性能良好,混凝土坍落度要160-200mm,并有相对较好的流动度,有利于混凝土在较密集的钢筋网格中密实,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应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不离析,抗渗等级大于P8,部分区域要考虑防止水化热形成温度裂缝,又要考虑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收缩裂缝的产生;同时需要考虑防腐蚀、侵蚀的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HPC)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良好施工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耐久性能、经济性能为基本特征的预拌复掺混凝土。由HPC理念的出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各类掺合料的“火山灰质效应”、“微集料效应”、“颗粒形态效应”对混凝土的影响作用。尤其作为脆性材料的混凝土,抗裂效果是HPC重要衡量指标,基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以上特性,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框架柱被视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配比高性能混凝土,使其满足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要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架柱的耐久性混凝土,其满足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要求,增强其耐久性,也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水泥343-357份,砂616-654份,碎石1006-1068份,水168-172份,减水剂6.7-6.9份,粉煤灰147-153份,纤维0.69-0.71份。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水泥350份,砂635份,碎石1037份,水170份,减水剂6.8份,粉煤灰150份,纤维0.7份;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所述水泥为P.O42.5级硅酸盐低碱水泥,所述水泥的表面积不超过350m3/kg,所述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超过8%,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碱含量不超过0.6%;
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所述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5%,三氧化硫含量小于3%,需水量比不大于105%;
所述砂为粗砂与细砂掺配,所述砂的细度模数在2.5以上,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
所述碎石为粒径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所述碎石采用二级配比,16-25mm的碎石有70%,5-16mm的碎石有30%,所述碎石的含泥量不超过1.0%,泥块含量不超过0.5%,针片状含量不超过15%;
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坍落度及混凝土的扩展度、流动性;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增强效果)较明显;混凝土粘聚性能显著增加,有利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握裹。采用减水剂配置同等级强度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能有效节省水泥用量达10%以上,节约了成本;粉煤灰其组份是磨细的球形颗粒,在混合的胶凝材料中,能起到有效疏散水泥胶材颗粒的粘结,起到胶材之间的“滚球”作用,从而能使混凝土流动度增加,本发明中大量地使用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粉煤灰容重较小,取代后,胶凝材砂浆体积也将随之加大,充分的浆体保证了拌合物的流动性,合适的粉煤灰掺量,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并能有效促使混凝土强度的发挥,有利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由于粉煤灰早期活动性相对较低,水化热释放也相应延缓,因此,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相对较小,同时粉煤灰掺加,能有效提高混泥土7天的强度;掺加粉煤灰,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创造再生产价值,保护环境,混凝土具有非常好的抗渗性能,能达到P20以上,电通量一般在350-680库仑之间,而普通混凝土电通量则在1000-2000库仑之间,说明该混凝土结构密实,孔隙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大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大通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9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板的干式连接组件
- 下一篇:磁性普鲁士蓝纳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