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制备可降解聚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821.5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标;庞成才;伍国琳;王亦农;范云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88 | 分类号: | C08G63/688;C08G63/85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10 十一 碳烯酸 香草 制备 降解 聚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资源利用和绿色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制备可降解聚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到的聚合物的总称,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可制成纤维和薄膜,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
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但是基于石油化学品的聚酯材料是典型的白色污染高分子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可降解,与日俱增的聚酯废弃物必然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随着能源和资源的日渐枯竭,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后,人们觉察到有机化工原料完全依附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危险性。因此,利用可再生资源,采用绿色合成技术来合成可降解聚酯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10-十一碳烯酸是蓖麻油高温裂解的产物,木质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无定形的芳香性高聚物,从中可以提取出香草醛,香草醛可以进一步被氧化成香草酸。因此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均属于可再生资源,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无论是从环保方面,还是从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方面来看,开发基于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的绿色合成工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利用10-十一碳烯酸制备多元醇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反应过程中用到多种有机溶剂,且反应时间长、分离过程冗繁、产率较低,有的还会用到一些有毒和昂贵试剂,最终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资源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制备可降解聚酯的方法,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且原料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推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10-十一碳烯酸和香草酸制备可降解聚酯的方法,以植物油基不饱和脂肪酸和香草酸为原料,以钛酸正丁基酯为催化剂,在高温,高真空的条件下实现本体聚合,步骤如下:
1)由10-十一碳烯酸制备10-十一烯-1-醇
将10-十一碳烯酸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在冰水浴条件下、30 min内缓慢加入四氢铝锂,室温下继续反应3 h,回流1 h, 反应完毕后,加入蒸馏水和浓度为2 M的盐酸以除去过量的四氢铝锂,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机相分别用饱和NaCl溶液和蒸馏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24 h,旋干溶剂后减压蒸馏,得到目标物;
2)由10-十一烯-1-醇制备11, 11′-(乙基-1,2-二硫)双十一烯-1-醇
分离生成的10-十一烯-1-醇,然后将10-十一烯-1-醇和1,2-乙二硫醇溶解在乙腈中,以安息香二甲醚为光敏感剂,在波长为365 nm的紫外灯下照射15 min后反应完成,制得11, 11′-(乙基-1,2-二硫)双十一烯-1-醇;
3)由香草酸甲酯制备香草酸二甲酯
将香草酸甲酯和缚酸剂碳酸钾溶解于DMF中,然后加入含有氯乙酸甲酯的DMF溶液,在100 ℃下反应48 h,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析出沉淀,抽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分别用2M的氢氧化钠溶液、1M盐酸和水各洗涤3次,无水Na2SO4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后用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针状晶体双香草酸二甲酯;
4)制备可降解聚酯
在密闭性良好的反应体系中,将11, 11′-(乙基-1,2-二硫)双十一烯-1-醇与香草酸二甲酯混合得到混合物,加入催化剂钛酸正丁基酯,缓缓通入氮气并搅拌均匀,在155 ℃、3 mmHg压力的条件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并不断排放生成的甲醇,得到反应液,待反应液冷却后加入氯仿溶解反应液,然后加入0 ℃的冷甲醇沉淀析出产物,如此重复两次,抽滤并充分干燥后,即可制得芳香族聚酯。
所述10-十一碳烯酸、四氢呋喃、四氢铝锂、蒸馏水、盐酸、乙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0.0 mmol:20.0 mL:0.94 g:50 mL:100 mL:50 mL。
所述10-十一烯-1-醇、1,2-乙二硫、安息香二甲醚与乙腈的用量比为20.0mmol:10.0 mmol:0.25mmol:5 mL。
所述香草酸甲酯、氯乙酸甲酯、碳酸钾、DMF、冰水、二氯甲烷、2M的氢氧化钠溶液、1M盐酸、水和乙醇的用量比为10.0 mmol:10.0 mmol:5.0 mmol:20 mL:100 mL:100 mL:50 mL:50 mL:50 mL:200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筒式防卡抽油泵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底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