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573.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劳承云;谢武彬;申鸿海;赵亮;罗汉兵;张帅;侯雪丹;刁文志;卢耀臻;朱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采用高压静电场进行除尘净化的空气净化器,在电净化部件的周围存在着较强的电场。现有技术中弱电线(也就是信号线)穿过强电场区,线路中的电信号受到外部强电场的电磁干扰,容易产生干扰电流,发生信号传输偏差,从而导致传输错误,使空气净化器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内弱电线受强电场电磁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安装骨架,安装骨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后壳,后壳与安装骨架连接;电净化部件,电净化部件位于后壳与安装板的第一板面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电气件,电气件设置在容纳腔内部;弱电线,弱电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气件连接,弱电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外部。
进一步地,安装板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弱电线的第一端的一部分穿设在第一开孔内,弱电线的第二端的一部分穿设在第二开孔内,弱电线位于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的部分设置在容纳腔外部,且弱电线的第一端的端部和第二端的端部均位于容纳腔内部。
进一步地,电气件还包括:第一电气件,第一开孔根据第一电气件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电气件,第二开孔根据第二电气件的位置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电气件为显示板,显示板设置在空气净化器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容纳腔的上端;第二电气件为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空气净化器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容纳腔的下端;电净化部件位于显示板与控制器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板的第二板面具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两端与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分别对应连通,弱电线位于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之间的部分卡设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安装板具有导线通道,导线通道设置在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之间的夹层中,且导线通道两端的通道口设置在第一板面上,弱电线穿设在导线通道内。
进一步地,安装骨架还包括沿安装板的周向突出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围挡,安装围挡包括内圈围挡和外圈围挡,内圈围挡与外圈围挡之间形成屏蔽槽,弱电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屏蔽槽内。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隔离件,隔离件包覆在弱电线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隔离件为具有空腔的导体。
进一步地,弱电线为多根。
本发明中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安装骨架、电净化部件、后壳、电气件和弱电线,后壳与安装骨架连接,电净化部件和电气件均位于后壳与安装板的第一板面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弱电线的两端分别与电气件连接,且弱电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外部。当空气净化器工作时,电净化部件的周围产生较强的电场,使容纳腔内形成强电场区,由于弱电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外,因而有效地减弱了电磁干扰,从而保证了弱电线的正常传输,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中的空气净化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安装骨架、电净化部件、后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安装骨架、电净化部件、弱电线、第一电气件和第二电气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的仰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安装骨架;11、安装板;11a、第一板面;11b、第一开孔;11c、第二开孔;11d、第二板面;12、安装围挡;20、电净化部件;30、后壳;40、容纳腔;50、弱电线;60、第一电气件;70、第二电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