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视场中红外波段抗热冲击消热差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535.7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邓键;彭晓乐;钟小兵;郑昌盛;陈代中;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红外 波段 抗热 冲击 消热差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视场中红外波段抗热冲击消热差光学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适应‑20℃~80℃温度范围内快速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率15℃/min时仍能清晰成像的光学系统。本发明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镜筒中,入射光束通过蓝宝石材料的负透镜(3),经硫化锌材料的正透镜(4),经氟化钡材料的第一双凸正透镜(5),再经尖晶石材料的负透镜(6)聚焦于一次像面(7),一次像面聚焦成的实像通过硫化锌材料的第二正双凸正透镜(8),消除前面所成实像的残余像差和热差,并将一次像面经过探测器窗口(9)和冷光阑(10)再次成像在焦面(11)上,完成成像的全过程。本发明在对同一景物成像时,不经调焦都能清晰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F#2(F#为系统的光圈数,即焦距与入瞳口径之比的倒数,F=f/D),波长为3.7~4.8μm的中波红外制冷探测器的抗热冲击光学系统结构。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光学被动消热差,对高低温(-20~+80℃)剧烈温度变化(15℃/min温度变化率)不敏感的焦距为21.5mm,对应视场角为25°×20°的大视场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仪器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使用时,镜筒材料、光学材料的热胀冷缩以及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会使镜头光焦度发生变化,产生离焦现象。为了降低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需要进行无热化设计,或称为消热差设计,即通过一定的机械、光学及电子等技术,补偿因温度变化产生的离焦,使红外光学系统在一个变化范围较大的温度区间内保持成像质量的稳定。大多数红外透镜材料的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显著,造成到达焦面位置的光程差是红外系统热效应的主要问题。如锗的折射率温度系数即dn/dt为396×10
传统的光学被动消热差技术只针对温度缓慢变化的情况,即温升率很少高于5℃/min的情况,这时即便镜片材料与镜筒材料有较大的热导率差异,但较低的温升率使不同镜片材料与镜筒材料的温度梯度较低,仍然可以选择硅、锗、硫化锌和硒化锌等传统材料配合铝合金、钢材料和钛合金等常规镜筒材料相配合。然而对非常温、常压条件下使用的光学系统,比如-20~+80℃温度范围,15℃/min温度变化率,由于传统金属镜筒材料的热导率与晶体、玻璃材料透镜的热导率往往相差一到两个数量级,不同晶体和玻璃透镜材料的热导率也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例如硅材料的导热率为0.2cal/g·℃·cm·s,而氟化钡材料的导热率为0.017cal/g·℃·cm·s,而铝合金的导热率约为2cal/g·℃·cm·s左右,线膨胀系数达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