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A6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组分的定量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6355.9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韩辉;李萌;赵红;陈向峰;郭鹏杰;李兵;李慧良;刘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a6 生产过程 添加剂 组分 定量 测试 方法 | ||
1.一种PA6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组分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组分含量不一样的PA6添加剂溶液样本,溶液样本中包括己内酰胺、脱盐水、精对苯二甲酸和SEED,样本数在一百组以上,并精确计算每组样本中各组分的含量;
步骤二:利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对多组样本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得到每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图,组成校正样本集;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得到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预处理以减轻或消除其他因素对光谱图的干扰;
步骤四:将每组样本的组分含量与其光谱图进行关联;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建立溶液组分测试的定量分析模型;
步骤六:选取几组组分含量已知的样品对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进行验证,组成验证样品集;
步骤七:使用验证样品集的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其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差来对定量分析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步骤八:评估结果达到要求后,即可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待测溶液组分进行测试,得到待测溶液的组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6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组分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时,光谱采集范围为700~2600nm,采用圆柱形玻璃样品池,样品池高35~45mm,底面直径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A6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组分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时,放入样品后由常温升温至70~95℃,升温至固定温度后恒温3~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3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