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肌电信号反馈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301.2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义浩;赵鹏;谢平;徐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B5/048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反馈 下肢 康复 机器人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肌电信号反馈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滑轨、基座、下肢机械腿、滚珠丝杠、驱动电机;所述下肢机械腿由上、下两段组成,上段机械腿包括大腿支撑杆和大腿支撑套;下段机械腿包括小腿支撑杆和小腿支撑套,中间以旋转副连接;大腿支撑杆的上端与基座通过旋转副相连,小腿支撑杆的下段与滑轨通过滑动副相连;驱动电机通过滚珠丝杠与下肢机械腿的末端相连,下肢机械腿末端置于滑轨内;
电气部分,包括肌电电极片、肌电放大器、角度编码器、数据采集卡、上位机、电机驱动器、电机编码器和蜂鸣器;
肌电电极片一端与肌电放大器连接,肌电放大器与数据采集卡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输入端另与角度编码器和限位开关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上位机接通;上位机控制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控制机械部分;角度编码器安装在机械部分上,测量机械部分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角度编码器将信息输入数据采集卡。
2.一种基于肌电信号反馈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如下:
将肌电电极片贴在患者患侧腿部肌肉的相应位置上,肌电放大器通过肌电电极片实时采集患者患部肌肉的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输入数据采集卡;角度编码器实时测量机构的角度及角速度信息,将所测量的信息输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实时采集、传输肌电信号和机构反馈的角度信息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信号处理与分析后,辨识出患者的运动意图,生成相应的期望轨迹,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机械部分运动,通过机械部分辅助带动患者进行下肢伸展与屈曲训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肌电信号反馈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肌电放大器与数据采集卡实时采集肌肉的肌电信号,利用公式(1)、(2)计算出患者运动意图的特征向量iEMG、RMS;
式中,iEMG为积分肌电值,反映肌肉动作时运动单元的数量及每个运动单元的放电大小;t为采集肌电信号的时间;T为分析该采集到的肌电信号的周期;EMG(t)为t时刻采集到的相应肌肉运动的肌电信号;RMS为均方根值,描述肌肉放电的有效值,其大小由肌电的幅值变化决定,与运动单元募集和兴奋节律的同步有关;
将得到的特征向量iEMG、RMS输入到上位机中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通过BP神经网络辨识出患者下肢运动意图,同时得到膝关节的角速度,作为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期望轨迹,驱动电机带动机器人完成康复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肌电信号反馈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运动周期结束后,分析采集的肌电信号能够反映患者当前的疲劳状态;利用公式(3)、(4)计算患者肌肉疲劳程度的特征向量MPF、FInsm5;
式中,MPF为平均功率频率,是功率谱曲线重心位置的频率,对低负荷运动的频谱变化有较高敏感性;f为肌电信号的频率;P(f)为功率谱函数;f1、f2分别为肌电放大器带宽的最小值与最大值;FInsm5为季米特洛夫指数,它的表达式为肌电的负一阶谱矩与第5阶谱矩的比值,可反映疲劳状态的变化;
将得到的特征向量MPF、FInsm5输入到上位机中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通过BP神经网络得到表征肌肉疲劳状态的特征值,该特征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对,当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表明患者已经处于疲劳状态,通过蜂鸣响音进行报警提示,同时修正期望轨迹,保持此时的输出角度一段时间,使患者肌肉的疲劳状态得以缓解后再恢复训练;也可直接关闭电源终止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3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针灸作用的贴片
- 下一篇:电动手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