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及清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6084.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双;刘恩华;刘金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膜 清洗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清水清洗;
(2)粒子、清水与空气混合清洗:粒子与清水和空气混合后进入管式膜组件内进行清洗,气泡与粒子的碰撞引起气泡破裂,大面积的释放能量引起局部振动,同时,粒子和气泡均与膜产生摩擦,引起膜表面的污染物脱落;粒子的浓度为40-70g/L,空气与清水的体积比为20-30:1;
(3)排放污染物,完成清洗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清洗之后进行气水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粒子、清水与空气混合清洗之前进行粒子清洗,在粒子清洗过程中,粒子与清水混合后进入管式膜组件内进行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的直径为1mm,所述粒子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
5.一种管式膜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罐(19)、粒子循环回收器(6)、循环泵(2)、水射器(4)、主供水管路(26)、清水供水管路(27)、射水管路(28)、进气管路(29)、回水管路(25)和回流管路(24);所述粒子循环回收器(6)包括循环回收容器(20),所述循环回收容器(20)内安装有粒子截留网(21),所述粒子截留网(21)下部的循环回收容器上设置有液体出口(23),所述粒子截留网上部的循环回收容器上设置有粒子出口(22),所述循环回收容器(20)内安装有搅拌器(5);所述主供水管路(26)一端通过所述循环泵(1)与所述循环罐(19)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清水供水管路(27)进口和射水管路(28)进口连接;所述射水管路(28)的出口与所述水射器(4)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气管路(29)的出口与所述粒子出口(22)并联后与所述水射器(4)的引射口连接,所述水射器(4)的出口与所述清水供水管路(27)的出口并联后与膜组件(7)的清洗进口连接;所述膜组件(7)的清洗出口与所述回流管路(24)进口连接,所述回流管路(24)一路通过粒子回收控制阀(15)与所述循环回收容器(20)连接,另一路通过粒子循环控制阀(16)与所述循环罐(19)连接;所述循环回收容器上的液体出口(23)通过回水管路(25)与所述循环罐(19)连接;所述清水供水管路(27)上设置有清水进水控制阀(9),所述射水管路(28)上安装有射水控制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2);所述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3);所述回流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流量计之间的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进水阀(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29)上安装有进气控制阀(14);所述水射器(4)出口与所述膜组件(7)之间安装有混合清洗控制阀(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5)底部和所述截留网(21)的垂直距离为1cm,所述搅拌器(5)放在所述循环回收容器(20)稍微偏离中间的位置,通过转速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浓度和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路(24)上安装有回流控制阀(17)和粒子检测阀(12),所述回流控制阀(17)与粒子检测控制阀(12)之间的回流管路为透明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0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