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5807.1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2;F21V19/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使用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部件,特别是一种背光模组。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应显示器(即,TFT-LCD)是当前平板显示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为了显示必须要配置背光模组。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在现有技术中的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的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发出光,经导光板102传递到显示区以进行显示。
背光模组100包括安装在铝挤103内的发光二极管(即,LED)灯条104,在使用过程中,灯条104照射到铝挤103和导光板102之间的间隙中散射光会散射出去而出现漏光现象,这也会造成光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这种背光模组能够使光源灯发出的光完全进入导光板中,避免了漏光和光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该背光源含有安装有光源灯的板体,和设置在板体的至少一个纵向边缘处的反光板。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反光板能够避免散射光射出背光模组而出现漏光现象。此外,反光板还能够反射部分散射光,提高光的使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其中直角梯形的上底为反光板的内侧面,下底为反光板的外侧面,直角腰为反光板与板体相接触的面,斜腰为反光板的反光斜面。从反光板的横截面来看,直角梯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在25°-35°之间。这种结构的反光斜面能够直接将射到反光斜面上的散射光反射到导光板中,从而能完全避免漏光问题,并且由此提高光的使用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反光斜面上涂覆有反光层。反光层用于进一步提高散射光的反射效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板体的两个纵向边缘处均设置有反光板,两个反光板的内侧面和板体一起构成过渡区。
在一个的实施例中,光源灯的光心处于过渡区内。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两反光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导光板侧面的高度。这些结构特征保证了光源灯发出的光经直接射入和斜面反射后能够完全进入导光板中,从而提高了光效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从反光板的横截面来看,光源灯的光心处于两个直角梯形上底的斜腰端点之间的连线的中点。这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散射光的反射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第一直角边为反光板与板体相接触的面,第二直角边为反光板的外侧面,斜边为反光板的反光斜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板体的两个纵向边缘上均设置有反光板。这种结构的反光板也能够将散射光反射到导光板中,避免了漏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与板体一体成型。这免去了反光板预板体之间的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灯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厚度尺寸是过渡区的深度尺寸的一倍,并且发光二极管以其厚度尺寸的一半凸出过渡区的方式而安装。这种设计能够保证发光二极管处于最佳反射位置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狭槽状框架为铝材。铝的导热性能较好,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保证亮度的同时,能够降低电流,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梯形的上底规定为长度较短的底,下底为长度较长的底。梯形上底的斜腰端点规定为上底与斜腰的交点。反光板的内侧面为在装配状态中,朝向光源灯的侧面;反光板的外侧面则为处于与内表面想反侧的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包括安装有光源灯的板体,和安装在板体的两个纵向边缘处的反光板。反射板能够将散射光反射到导光板中,避免了漏光,同时反射板还能将部分散射光反射到导光板中,提高光的利用率。此外,反光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斜腰为反光板的反光斜面。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在25°-35°之间。光源灯处于两个反光板的内侧面和板体一起构成过渡区中。这些结构特征保证了将散射光完全反射到导光板中,并且避免了漏光。使用了这种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因此能够在保证亮度的同时,降低电流,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源的三维结构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