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978.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方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真健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用 喷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冷水机组及热泵系统的喷淋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的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中主要有四个主要部件,两个热交换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一个压缩机和一个膨胀阀。直接膨胀式蒸发器被广泛地应用于热泵系统中,其原因是直接膨胀式蒸发器的优势是既可用作蒸发器,又可用作冷凝器,但直接膨胀式蒸发器传热性能差,还需一个储液器来储藏制热时多余的制冷剂。因而满液式蒸发器逐渐在大型冷水机组中取代了直接膨胀式蒸发器,从而大大提高了传热性能。但是满液式蒸发器的缺点是:不能在制热模式下用作冷凝器、而且满液式还需充注大量制冷剂,回油难度大,成本高、重量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既可以在制冷时用作蒸发器,也可以在制热时用作冷凝器,换热性能高、制冷剂充注量少、回油效率高、并可省略系统中额外的储液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回水室,所述壳体内腔安装有分配器、集液盘和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左右两端穿过壳体内壁后分别通至进水室、出水室和回水室,换热管束被集液盘分隔成上部管束区和下部管束区,分配器位于上部管束区的上方,壳体顶部设有进出气接口和进液口,进液口与分配器连接,壳体底部设有回油接口和岀液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管束正排或者错排设置。所谓换热管束是指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按规定方式排列在一起的组合体。所谓正排,是指多个换热管依次沿着矩形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正对排布(各排圆相邻正位切点连心线均分别平行或垂直于矩形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所谓错排,是指多个换热管依次沿着矩形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错位排布(各排圆相邻错位切点连心线均分别倾斜或成角于矩形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集液盘内设有至少一排换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集液盘的长度大于壳体内腔长度的30%,所述集液盘的宽度不小于上部管束区的宽度,所述集液盘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液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集液盘通过管支撑板架设在壳体内腔,管支撑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液体流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接口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到15度。
作为优选,所述岀液接口位于壳体底部中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腔上部安装有吸气挡板,吸气挡板上布满方形或圆形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水平放置的圆筒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结合了直接膨胀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点,对于制冷剂切换的热泵系统,既可作为制冷循环时的蒸发器,也可作为制热循环时的冷凝器,换热性能在两种应用时都较高,并可取消系统中的储液器。既减少了制冷剂的充注量,提高了回油效率及系统可靠性,又能分别应用为蒸发器和冷凝器,提高换热性能,降低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热泵机组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2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的截面图;
图3本发明作蒸发器用时工作原理图;
图4本发明作冷凝器用时工作原理图。
其中:1、进液口;2、分配器;3、上部管束区;4、集液盘;5、下部管束区;6、管支撑板;7、吸气挡板;8、进出气接口;9、回油接口;10、出液接口;11、壳体;12、进水室;13、回水室;14、出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热泵用喷淋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左端设置进水室12和出水室14,所述壳体11的右端设置回水室13,所述壳体11内腔安装有分配器2、集液盘4和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左右两端穿过壳体11内壁后分别通至进水室12、出水室14和回水室13,换热管束被集液盘4分隔成上部管束区3和下部管束区5,分配器2位于上部管束区3的上方,壳体11顶部设有进出气接口8和进液口1,进液口1与分配器2连接,壳体11底部设有回油接口9和岀液接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真健,未经方真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刀套定型治具
- 下一篇:一种缸体加工用工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