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3449.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丽娜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立体 印刷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和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是对平面纸张、平面塑片、平面金属板等进行单色的或彩色的印刷。就3D立体打印,也就是用3D打印机对平面的照相纸、普通纸等进行打印,打出具有立体感的照片或图象。但是,社会上成千成万的印刷品,用现有的印刷机、打印技术,都有被复制、仿冒的可能,如假钞、假支票、假发票、假身份证、假护照、假酒、假烟、以及各种各样名牌假货的出现,所以,现有的印刷机、打印技术不能成为十分严密的防伪武器,防伪没有可靠的保证。况且,现有的防伪技术五花八门,普通百姓很难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防伪立体印刷制品极难仿造,用它做成的防伪商标、标签、记号相当可靠,从而使防伪有了可靠的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其特征在于:其截面的某一面上具有多层,分别是表面层、中间层、底层;该底层和中间层上均具有防伪编码层,且各层的总厚度小于2毫米。
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层面组成。
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编码层上包括真防伪编码、假防伪编码、模糊防伪编码。
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和中间层上设置细微小块。
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表面复盖了透明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防伪立体印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先把编制好的防伪编码印刷在一个平面印刷品的某一表面上,制成含有防伪编码的平面制品;
然后通过模具成型,该模具设置阶梯层次和细微小块,把印有防伪编码的平面制品放置在上述模具内;放置时,把印有防伪编码的一面朝向模具底面,接着让含有防伪编码的平面制品在模具内成型;该模具的截面与立体印刷制品的截面相吻合;该模具的截面的分层与立体印刷制品的截面分层相吻合;
最后,当含有防伪密码的平面制品在模具内成型后,再脱模,就制成了含有防伪编码的立体制品。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用挤压法或压印法。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防伪编码的立体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透明物。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脱模采取与模具图案面非垂直脱模方法,强行脱模方法。
本发明防伪立体印刷制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其优点是:它突破了印刷只能平面,不能立体的难题,用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做成的防伪商标、标签、记号相当可靠,从而,使防伪有了保证。
本发明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应用广泛,各行各业凡是需要防伪的都可以采用,如印钞、证件(身份证、驾驶证、护照)、门票、月饼票、名烟名酒、药品保健品、服装鞋帽、化妆品、家用电器、手机电脑、光盘、各著名品牌,包括杏花楼月饼、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南京板鸭、白象电池、天堂伞、公牛电器、晨光文具等。它使用极其方便,可把防伪编码设置在手机里,用手机识别真伪,普通百姓极容简掌握,一秒钟识别真伪,它防伪严密,可最大限度地杜绝假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伪立体印刷制品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底层,2-低中间层,3-高中间层,4-表面层,5-第一防伪编码层,6-第二防伪编码层,7-第三防伪编码层,8-第四防伪编码层,虚线表示处在同一平面。
图2是制造本发明产品的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它同图1中防伪立体印刷制品的截面相吻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它的表面如砂皮那样,具有细微的、无规则的、大小不同的凹凸层,如果把需要防伪的各种防伪编码印刷在砂皮砂粒的下面,那末,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印刷技术也就无能为力,把这种防伪立体印刷制品做成防伪商标、标签、记号,极难仿制,因此,对需要防伪的物品创造了一个的可靠的保证。
本发明产品的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丽娜,未经黄丽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