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570.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芳;白子龙;闫国英;傅广生;于威;李晓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H01L3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710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横向 电光 探测器 | ||
1.一种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它依次由导热胶带(1)粘结的光吸收层(7),金属铜片(8),横向热电元件(9),和金属支架(9)组成,在横向热电元件(9)上表面设置两个对称的金属电极(3)作为电压信号输出端,用电极引线将横向热电元件电压信号输出端(6)与电压表(7)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横向热电元件(9)层叠设置N组,每层之间用导热胶带黏合,每层引出的输出端(6)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热电元件(9)为在单晶基片上c轴倾斜生长的层状钴氧化物热电薄膜、高温铜氧化物超导薄膜、或巨磁阻锰氧化物薄膜,倾斜角度90°>α>0°;或商用的c轴斜切LaALO3单晶、SrTiO3或Nb掺杂的SrTiO3单晶,斜切角度90°>α>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横向热电元件(9)的c轴倾斜生长角度或c轴斜切角度优选45°>α>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电极(3)为长方形或圆形,电极之间的间距为6-8mm,电极材料为金属Pt、Au、Ag、Al或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胶带的介电强度大于38KV/mm,热导率大于0.6W/mK,厚度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铜片为热导率大于400W/mK的无氧铜片,其尺寸和横向热电元件的尺寸相同,厚度为0.1-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吸收层包括金黑、石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涂层,厚度为10-100μm,由常规的磁控溅射、喷涂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器金属外罩采用热导率大于400W/mK的无氧铜片制成,厚度为2-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线可以选用Ag、Cu、Al等漆包线,直径为100-2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横向热电光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
A、采用热蒸发、磁控溅射或脉冲激光沉积方法,沿着横向热电元件(9)材料c轴倾斜生长方向的上表面制备两个金属电极,两电极位置相对于元件中心位置左右对称,间距为6-8mm;以同样的方式制备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N个;
B、用导热胶带将设置金属电极的横向热电元件以上下堆叠的方式粘结在一起,并保证相邻横向热电元件c轴倾斜生长方向相反,导热胶带粘结区域应避开电极;
C、用导热胶带将金属铜片固定在上述叠层横向热电元件组第一个横向热电元件的上表面;并用导热胶带将最底层横向热电元件的下表面固定在探测器的金属外罩上;
D、在金属铜片上涂覆光吸收层;
E、将相邻横向热电元件上下对应的电极用金属导线(2)相互连接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串联结构,由金属导线引出作为输出端(6),与电压表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5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素鸡
- 下一篇:一种扁平外翻足矫正力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