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点方法及打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552.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赵爱军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点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点方法及打点装置。
背景技术
打点是指将客户端上用于统计用户操作行为的数据(打点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的动作,服务器可以对客户端上报的打点信息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数据挖掘。
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打点方式,分别为实时打点和非实时打点。实时打点是指当用户对软件或页面(网页)进行操作的瞬间即向服务器发送该操作行为记录请求,服务器可实时得到统计结果。该请求一般为http请求,即通过http请求将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实时打点方式会导致客户端设备频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这样会占用设备的CPU资源,消耗设备电量和网络流量,特别是在对电量和网络流量敏感的移动设备上不是好的方案。
非实时打点是指当用户对软件或网页进行操作后,不立即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是通过在本地积累操作信息到一定数量后一起发送。但是,将累计结果进行打点也需要单独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增加了网络开销和设备的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打点装置和相应的打点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点方法,其包括:
收集打点信息并汇总;
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以便使汇总的打点信息随该升级检查请求一起发送。
可选地,所述收集打点信息并汇总,包括:
记录用户对软件或页面的操作行为及对应的操作时间;
统计预定时间内各操作行为的发生次数;
将所有发生次数进行拼接以得到汇总的打点信息。
可选地,在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对汇总的打点信息进行多进制编码。
可选地,所述多进制编码为62进制编码。
可选地,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进一步包括: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后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打点装置,其包括:
汇总单元,适于收集打点信息并汇总;
打点单元,适于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以便使汇总的打点信息随该升级检查请求一起发送。
可选地,所述汇总单元进一步适于:
记录用户对软件或页面的操作行为及对应的操作时间;
统计预定时间内各操作行为的发生次数;
将所有发生次数进行拼接以得到汇总的打点信息。
可选地,所述汇总单元还适于:对汇总的打点信息进行多进制编码。
可选地,所述多进制编码为62进制编码。
可选地,所述打点单元进一步适于: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后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在收集打点信息并汇总后,通过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这样,不需要单独发送请求,汇总的打点信息便可以随该升级检查请求一起发送到服务器,对于用户不感知的打点行为,避免了额外的资源消耗,能够为用户省电、省带宽,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开销。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点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点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点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收集打点信息并汇总;
步骤120,将汇总的打点信息添加到升级检查请求中以便使汇总的打点信息随该升级检查请求一起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信息保护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MAPSK自适应解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