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的点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685.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昭启;矢敷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礼华;毛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点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的点灯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在屏蔽插口的第二屏蔽板设有与安装在壳体的第一屏蔽板的局部重叠的凸缘部、实现提高对于电磁噪声的屏蔽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光源的点灯装置,有例如用于车辆用前照灯的点灯装置,作为这种点灯装置,有例如用于使得作为光源设置的放电灯点灯的点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设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点灯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灯泡插口(bulbsocket)与放电灯后端部连接,在灯泡插口内部设有使得放电灯开始动作的起动器。电线束的一端部与灯泡插口连接,电线束的另一端部与设在插口(端子壳体)的连接端子(焊接端子)连接。
后罩安装在灯体的后端部,在后罩上设有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电力端子。在后罩上安装用于屏蔽电磁噪声的屏蔽板。
插口安装在后罩,设在插口的连接端子与电力端子连接。在插口安装在后罩的状态下,电力从直流电源顺序通过控制电路、电力端子、连接端子、以及电线束,供给到设在灯泡插口内部的起动器,通过起动器开始放电灯的点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949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源的点灯装置中,虽然屏蔽板安装在后罩,但是,在屏蔽板和输出连接器之间存在间隙,担心电磁噪声从该间隙侵入,对控制电路带来坏影响,没有实行充分的噪声对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光源的点灯装置的课题在于,提高对于电磁噪声的屏蔽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源的点灯装置包括:
壳体,设有开口部,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
控制电路,配置在上述壳体;以及
输出连接器,与上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在上述壳体;
上述输出连接器从与上述控制电路的连接点侧向着上述壳体外方突出;
插口与向光源供给电源的电线束连接,所述插口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
在上述壳体安装第一屏蔽板,该第一屏蔽板包括闭塞上述开口部的闭塞面部,位于上述输出连接器的外周侧;
进一步包括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遮蔽面部和凸缘部,所述遮蔽面部覆盖上述插口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凸缘部相对上述遮蔽面部折曲,在上述插口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下,所述凸缘部与上述第一屏蔽板的一部分重叠。
因此,在光源的点灯装置中,通过第二屏蔽板的遮蔽面部覆盖插口的外周面,同时,通过第二屏蔽板的凸缘部覆盖输出连接器和第一屏蔽板的间隙。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源的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的点灯装置包括:
壳体,设有开口部,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
控制电路,配置在上述壳体;以及
输出连接器,与上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在上述壳体;
上述输出连接器从与上述控制电路的连接点侧向着上述壳体外方突出;
插口与向光源供给电源的电线束连接,所述插口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
在上述壳体安装第一屏蔽板,该第一屏蔽板包括闭塞上述开口部的闭塞面部,位于上述输出连接器的外周侧;
进一步包括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遮蔽面部和凸缘部,所述遮蔽面部覆盖上述插口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凸缘部相对上述遮蔽面部折曲,在上述插口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下,所述凸缘部与上述第一屏蔽板的一部分重叠。
因此,通过第一屏蔽板的凸缘部闭塞第一屏蔽板和输出连接器之间的间隙,因此,能提高对于担心对控制电路带来坏影响的电磁噪声的屏蔽性。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上述第一屏蔽板设有折曲部,相对上述闭塞面部折曲,位于与上述输出连接器的外面对向位置;在上述插口与上述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下,使得所述折曲部与上述遮蔽面部接触。
因此,通过第二屏蔽板,再加上折曲部,抑制电磁噪声对于输出连接器和插口的侵入,能进一步提高对于电磁噪声的屏蔽性。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上述插口,设有位于前端侧的连接器连接部以及相对上述连接器连接部倾斜的倾斜部;在上述第二屏蔽板设有从上述遮蔽面部突出、覆盖上述倾斜部的外周面的覆盖面部。
因此,通过覆盖面部抑制电磁噪声对于插口的侵入,能进一步提高对于电磁噪声的屏蔽性。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上述第二屏蔽板设有从上述遮蔽面部突出、覆盖上述倾斜部的一部分的突出面部,使得上述突出面部和上述覆盖面部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