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集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1586.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9/00;A47L9/1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传统的吸尘器无尘袋结构设计是依靠单级或者多级旋风设计,使密度大的垃圾颗粒与密度小的空气分子进行分离进入灰尘收集尘箱,同时空气被分离排出,从而达到吸尘的效果。该结构的弊端是气流流速非常高从而风阻比较大,产品的风量损耗比较大,吸尘器的整体效率比较低。且其过滤效率较低,往往造成细小的灰尘随空气排出,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阻小、风量损耗低、效率高、且分离效果好的吸尘器集尘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器集尘装置,包括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1的集尘筒,还设有将所述进风口2、出风口1分隔在两个腔体内的一级滤尘装置和二级滤尘装置:所述一级滤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集尘筒内的过滤筒7和套设在所述过滤筒7内的圆筒6,所述圆筒6的顶部开设有旋风进风口,所述圆筒6的外壁与所述过滤筒7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旋风进风口;所述二级滤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旋风进风口的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外管8和套设在所述分离外管8内的分离内管82,所述分离外管8的内壁和所述分离内管82的外壁之间存在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设有导向叶片83,所述第二间隙连通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分离内管82的顶部连通所述出风口1。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1之间设有过滤棉9。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器至少为两个且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外管8的下端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内管82内沿直径方向设有挡风板81。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筒包括壳体3、安装在所述壳体3上端的上盖11和安装在所述壳体3下端的下盖4,所述进风口2开设在所述壳体3的侧壁,所述出风口1开设在所述上盖11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6的底部敞口且安装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的下端面抵住所述下盖4的上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7的端部与所述圆筒6的外壁之间设有挡尘板10,所述挡尘板10的外端边缘向下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7由第一筒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端部的第二筒体组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均布有过滤孔。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吸尘器集尘装置,将空气从进风口以旋风的形式送入,较大的颗粒无法从过滤孔内进入,因此落入下盖内,完成一级过滤;较小的颗粒随空气穿过过滤孔,从过滤筒内壁与圆筒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送入二级滤尘装置,其从分离内管与分离外管之间的第二间隙,穿过导向叶片后又以旋风的形成进入,依据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小颗粒从分离外管底部的出口落入下盖内,完成二级过滤;剩余空气从分离内管顶部的出口经过滤棉过滤后由出风口排出,完成三级过滤;本发明吸尘器集尘装置,结构简单,依据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运用低流速,低湍流的流场,对空气进行逐级过滤,风阻比较小、风量损耗小、整机效率高、分离效果好、不会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尘器集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尘器集尘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吸尘器集尘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和终端
- 下一篇:用于活性炭纤维在线再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