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0261.0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效东;熊伟;钟丹;夏群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20 | 分类号: | F16K5/20;F16K5/06;B29C70/42;B29B11/00;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ub sic 复合材料 球阀 密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的阀芯与阀座及二者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阀指带有圆形开口的阀芯作为启闭件,利用阀芯旋转与阀座配对完成启闭功能的阀门。因此球阀的性能主要由其内阀芯与阀座构成的密封副决定。
目前我国各行业耐磨、耐高温、耐腐管道上安装使用的球阀所用密封副主要为金属材料,然而由于金属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其存在以下问题(1)表面需进行硬化处理,工艺难度大,成本高;(2)金属的热膨胀系数高,在高温工况下易膨胀卡死;(3)在含大量固体颗粒介质的工况环境下,耐磨性不足,经常需要研磨和维修;(4)金属阀芯与阀座由于密封面是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其摩擦力很大造成启闭扭矩大,因此对阀杆强度和驱动装置的配置的要求很高。
另外还有少量的陶瓷球阀的阀芯与阀座,其材质为氧化铝和氧化锆,然而此类球阀,强度不好,脆性较大,耐冲击性不足,只能应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Cf/SiC材料具有极小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的密度,极高的强度,超强的耐磨性,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自润滑性能优良,因此,适合作为球阀的阀芯与阀座材料。
目前制备Cf/SiC复合材料最佳的方法为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其工艺路线为浸渍-固化-裂解,所公知的步骤为,将聚碳硅烷溶解在二甲苯中作为浸渍剂,使其浸渍到纤维毡体或编织体中,再经过裂解形成SiC陶瓷基体,由于先驱体高分子无机化后有很大的体积收缩,需经过若干次浸渍裂解循环,得到致密的Cf/SiC复合材料。
若将此工艺用于制备球阀密封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阀芯的厚度较大,聚碳硅烷/二甲苯的浸渍效率有限,需经过10次以上的裂解才能得到致密的Cf/SiC复合材料,不仅导致制备周期长,而且会对碳纤维造成损伤。(2)聚碳硅烷的热解陶瓷产物C与SiC的摩尔比为1.2~1.4:1,富碳,将会导致球阀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不足。
目前此工艺所使用的先驱体为聚碳硅烷,
但以聚碳硅烷做为先驱体存在以下不足:(1)聚碳硅烷的制备过程需经聚二甲基硅烷高温裂解,因此聚碳硅烷的制备成本高。(2)热解产物富碳,聚碳硅烷裂解SiC陶瓷产物中C与Si的摩尔比例一般为1.2-1.4:1,富余的碳以自由碳形式存在,使其抗氧化性能低于理论。(3)聚碳硅烷的主要失重温度在400℃-800℃,每个PIP工艺都需要经过1000℃以上的裂解,(4)聚碳硅烷为固体,浸渍过程中需溶解在二甲苯溶液中,降低了浸渍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包括一个阀芯(1)与两个阀座(2),阀芯两端为圆形开口,顶端开有槽口,槽口与阀杆相连,阀芯在阀杆的作用下旋转运动与阀座配对完成启闭功能;所述阀芯和阀座的材质为Cf/SiC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中,所述Cf/SiC复合材料中C与Si的摩尔比为1-1.05: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Cf/SiC复合材料球阀密封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碳纤维球阀密封副的预制成型
以炭布和碳纤维网胎为原料,采用带有倒向钩刺的刺针进行针刺,形成准三维网状结构增强体,针刺密度为16-20针/cm2,分别按照设计的球阀密封副的阀座、阀芯的三维结构及尺寸,预留机加工尺寸余量,将准三维网状结构增强体预制成型阀座、阀芯预制件,预制件的密度为0.36-0.40g/cm3;
步骤二、预成型件的浸渍、固化、裂解
将步骤一所得阀座、阀芯预制件分别放入浸渍剂依次进行浸渍、固化操作至少3次,然后,对浸渍、固化后的阀座、阀芯预制件进行裂解;得到浸渍、固化、裂解后的阀座、阀芯预制件;
步骤三、重复浸渍、固化、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0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及其物料传输方法
- 下一篇:由传感器控制的断电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