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9813.0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杜爱芝;申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爱芝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8;A61K35/36;A61K35/37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6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不孕 不育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孕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有正常性生活,其伴侣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经一年以上未受孕的妇科疾病。 不孕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具体临床表现有:排卵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不通,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发育不良,免疫性不孕等。
传统文献《神农本草经》称不孕症为“无子”,《备急千金要方》称为“全不产”。现代医学称“原发性不孕”。曾生育或流产后,再发生不孕,现代医学称“继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断续”、“断绪”。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肝脾胃为后天之气血升化之源,先后天协调,精气充盛,月事如期,两精相博,方可成孕。
现代医学认为:受孕的先决条件是排卵功能正常,而中医学认为,肾冲脉盛,经调是孕育的基础。临床上不孕症无论何症,均有月经不调,是排卵功能障碍,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良所致,皆是由于肾虚,天癸不致,冲任不盛,难摄精成孕。
多年来临床实践观察探讨,引起不孕的原因,除有少数先天缺陷外,绝大多数都是因肝脾肾三脏功能不调所致,尤以肾为主,因此在治疗上,在西医药对症诊治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重在补肾,同时注意调肝健脾,常获及良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通过助肾补肾,使肾之元气充足,精气旺盛,从而促进和提高受孕的机率。
另外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
柴胡8-12 郁金13-17 党参18-22
当归8-12 白芍13-17 香附10-14
艾叶18-22 阿胶10-14 黑附子3-7
丹参18-22 云苓13-17 女贞子13-17
杜仲13-17 川断13-17 菟丝子18-22
桑寄生18-22 鸡内金8-12 焦三仙8-12
甘草1-5 黄芩13-17 白花蛇舌草13-17。
本发明优选的重量份数配比是:
柴胡10、郁金15、党参20、当归10、白芍15、香附12、艾叶20、阿胶12、黑附子5、丹参20、云苓15、女贞子15、杜仲15、川断15、菟丝子20、桑寄生20、鸡内金10、焦三仙10、甘草3、黄芩15、白花蛇舌草15。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本发明优选的是口服液。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所述口服液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重量份的药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70℃相对密度1.15~1.18的清膏,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中加入常规辅料,混匀,加纯化水至含生药量为1g/ml,灌封、灭菌制成口服液制剂。
规格:每袋200 ml。
本发明组方中,柴胡舒肝理气;郁金行气解郁,祛瘀止痛,行气化痰,能使津液精气复生;党参益气健脾胃,增加免疫功能;白芍柔肝疏肝气滋阴;鸡内金、焦三仙健脾消食;当归、香附、丹参活血化瘀,通血脉畅气血;艾叶、黑附子温经暖宫;阿胶,补气血;黄芩、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云苓通淋利湿;女贞子、益肾养肾;杜仲、川断、菟丝子、何首乌、桑寄生,益肾补肾;甘草和著药解毒。通过上述诸药助肾补肾,使肾之元气充足,精气旺盛,从而促进和提高了受孕的机率。
本药的使用方法为:每月月经结束后,连续服用两周,每日一剂,水煎200ml,早晚饭前温服。
全部病例均来源2005年1月—2011年3月,所收集的不孕症患者,共计60例。其中原发性不孕者40例,继发性不孕者20例,年龄28—34岁,平均年龄为30.5岁。病程2年—8年,上述病例均符合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不孕症诊断标准。
二组不孕症3个月内疗效对照表
通过以上对照治疗,口服助孕口服液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
经治疗30例,总有效率90﹪。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爱芝,未经杜爱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堇青石陶瓷坯片的粘合法叠层工艺
- 下一篇:用于进行感应硬化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