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头绝缘层的切割剥离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关键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7660.6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麟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2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绝缘 切割 剥离 方法 及其 使用 关键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缆头绝缘层的切割剥离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关键专用工具的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利用电工刀剥离聚乙烯绝缘层时,首先,利电工刀或类似工具沿着导线外围的聚乙烯绝缘层的圆周并向心环绕切割(至线芯导体所在的位置),然后,再沿高压电缆长度的中心线向着该欲剥离的电缆头方向向芯直线切割(至线芯导体所在的位置),最后,拔除欲在该电缆上剥离的聚乙烯绝缘层,至此,全部完成了该电缆聚乙烯绝缘层的剥离工作。
显然,在上述剥离的全过程中,可借用的工具非常有限,况且,绝缘层本身的物理属性(厚度大且强度高并富有韧性),又给上述的剥离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相当大的麻烦”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的切割剥离方法至少包括的步骤:
首先,将露出其需要剥离头部绝缘层的电缆定位在诸如台虎钳一类的非活动型夹具上:例如,通过设置在固定型台虎钳上的内弧形且具有釘齿状花纹的夹具表面来钳夹住电缆;
然后,将专用切割工具套进上述的电缆头部欲切割位置并通过边旋转边进刀的方式来完成对该绝缘层的切割程序:例如,通过逐步推进滚刀并以电缆内的电缆芯(导线)为圆心旋转整个专用工具来实现由圆周向心切割绝缘层的程序;
最后,将通过上述切割程序的绝缘层切割剥离下来,即可让电缆头部露出全裸的电缆芯(导线):通过人力(例如:手握刀具直线拉切)或电动力(例如:可用手电钻驱动旋转齿形锯片直线锯切)方式再纵向刀割绝缘层,将电缆头部的绝缘层切割剥离下来。
本发明涉及剥离电缆头绝缘层时利用的关键专用工具:
通过轴承定位在U型工具机体上且用于切割构成电缆的绝缘层的滚刀;还包括:
定位在U型工具基体上能够挤压住被切割电缆需要剥离部分的电缆顶托滚轮以及确定切割终点的锁止机构;
所述的电缆顶托滚轮是通过顶托机构与U型工具基体成动配合状态,并且,该顶托机构与U型工具基体两者是能够通过进刀闭锁螺栓锁定的;
所述的电缆顶托滚轮的行进过程是通过进刀调节丝杆推动顶托机构来间接驱动的;
所述的锁止机构是通过调节丝杆来确定锁止机构在U型工具机体上的切割终点位置的。
----所述的电缆顶托滚轮是通过轮架与顶托机构相连的。
----所述的U型工具机体,其底部的锁止机构槽是能够让进刀闭锁螺栓从中穿过的,并且,该锁止机构槽长度尺寸大于最粗规格电缆的直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借助了上述本发明中提出的电缆绝缘层(例如:聚乙烯绝缘层)切割剥离工具的技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这就为很轻松而方便地利用专用工具把电缆绝缘层从电缆头的电缆芯(导线)保留部分中剥离下来创造了条件,即为很轻松而方便地让电缆内的导线实现对外连接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结构原理;
图2是图1的W向视图;
图3是切割工具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1:U型工具基体;2:滚刀;3:电缆顶托滚轮;4:刻度指数;5:锁止机构;6:进刀调节丝杆;7:顶托机构;8:锁止机构活动槽;L1:确定切割终点的锁止机构的调节丝杆;L2:进刀闭锁丝杆;O:固定刀片的轴承;P1:绝缘层(例如:聚乙烯);P2:电缆芯(导线);Q:轮架;P:由绝缘层和电缆芯构成的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剥离电缆头绝缘层的本发明方法很简单,简言之至少包括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欲切割电缆头部绝缘层在电缆实施定位;
然后,利用专用电缆剥离专用工具完成对电缆P绝缘层P1的切割程序;
最后,将切割下来的电缆P头部的绝缘层P1从该电缆P上拉拔(剥离)下来。——具体详见“发明内容”段落中相关的说明。
执行上述方法的关键工具结构也不复杂,其中:
U型工具基体1采用Q235高强度钢材料铣切制作。
定位在U型工具基体1上的滚刀2,是通过轴承0定位在U型工具基体1的端部的。
进刀调节丝杆6与顶托机构7成前后位移动配合关系的主要作用是进刀,在固定电缆P的电缆顶托滚轮3与固定在U型工具基体上1的滚刀2,通过U型工具基体1上的滑动位移来实施切割动作的,电缆顶托滚轮3通过轮架Q固定在顶托机构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麟,未经梁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