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拓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782.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春;王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23;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荣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拓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拓扑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单个控制域内的标签交换路由器划分为多个子域,每个子域内的标签交换路由器构成开放最短路径优先邻居;获取各个所述子域上的流量工程资源信息,将所有子域上的流量工程资源信息进行汇总,生成所述单个控制域内的网络拓扑图。通过本发明可以加快资源洪泛收敛速度,突破单个控制域的网络规模的限制,保证用户业务的丰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拓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MPLS-TE(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ffic Engineer,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流量工程)结合了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和流量工程技术的优势,在分组交换和2层交换中实现了网络带宽资源的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对MPLS-TE的进一步扩展,不但可以支持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分组交换,还可以支持时隙交换、波长交换和空间交换(如光纤交换和端口交换)。
流量工程的资源信息通过路由协议洪泛到控制域中的所有标签交换路由器(Label Switching Router,简称LSR,每个LSR都可以形成控制域内的全网拓扑,根据业务建立的需要计算路径,通过信令协议进行业务的建立。
路由协议和信令协议运行在数据通信网络(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简称DCN)上,具体的业务运行在数据平面或者传送平面上。在MPLS-TE网络中,DCN一般采用带内方式和数据平面保持相同的拓扑,而在GMPLS网络中,DCN一般是带外方式,独立于数据平面。
单个控制域的网络规模扩大主要受到路径计算能力和资源洪泛收敛速度的限制。对于路径计算能力,通过引入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PCE)作为单独的功能实体,可以突破该限制,但资源洪泛由于是单控制域内全网洪泛,当网络资源较多时,收敛的速度将会受到影响,目前没有相关的手段可以得到改善。
在IP路由网络中,使用标准的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在控制域内交换路由信息,当网络规模扩大时,往往采用划分Area(区域,指OSPF中控制接口组成的区段)的方法解决洪泛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而在MPLS-TE或者GMPLS网络中路由洪泛协议一般采用OSPF-TE(Open Shortest Path First-Traffic Engineer,基于流量工程的开发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每个LSR运行OSPF-TE协议的端口称为控制接口,流量工程的资源信息通过控制接口洪泛到其它LSR,按照OSPF-TE的规定,采用类型为10的不透明(Opaque)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s,简称LSA)洪泛,洪泛的范围限定在一个OSPF的Area内,而不能洪泛到整个自治域,因此一个控制域一般只有一个OSPF Area,且OSPF Area id为0,没有办法通过划分Area的方法解决洪泛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由于单个控制域的规模受到限制,当单个控制域内LSR数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目前业界一般的做法是对控制域进行拆分,控制域间通过ENNI(External Network-NetworkInterface,外部网络-网络接口)链路连接。由于资源信息在控制域间相互隔离,域间洪泛的资源信息只是一些抽象的内容,一些单控制域内业务上具备的功能在跨域业务上面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拓扑的方法及系统,从加快资源洪泛收敛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拓扑的方法,包括:
将单个控制域内的标签交换路由器划分为多个子域,每个子域内的标签交换路由器构成开放最短路径优先邻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振动片、振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