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种玉米田土壤消毒复混肥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408.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闫治斌;秦嘉海;马世军;安成玲;张英;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门市种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种 玉米田 土壤 消毒 复混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制种玉米田土壤消毒复混肥。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东北玉米制种区连年遇旱,制种基地大举西迁,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代表的新产种区迅速崛起。这里土地广阔,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更加难得的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天然隔离带,玉米制种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是国内玉米种子生产和贮藏的理想场所。目前制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年生产优质玉米种子6.5亿公斤,约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50%以上,对全国玉米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种玉米种植面积大,连作年限长,外源品种种类多,玉米干腐病、茎腐病、条纹矮缩病、黑粉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炭疽病、大斑病、灰斑病、小斑病流行和蔓延,使制种玉米减产5~10%。因此,研究和开发集营养、改土为一体的土壤消毒复混肥成为复合肥研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有关复合肥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有关土壤消毒复混肥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营养、改土为一体的制种玉米田土壤消毒复混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制种玉米田土壤消毒复混肥,其特征在于:该复混肥由糠醛渣、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锌、乙酸铜、农用硫酸链霉素按46.58 kg~54.59 kg:22.87 kg~29.58 kg:17.46 kg~18.98 kg:2.71 kg~2.95 kg:1.35 kg~1.47 kg:1.02 kg~1.11 kg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糠醛渣的粒径为2~5mm,含有机质66~70%,C 49~64%,全N 0.50~0.61%,全P 0.30~0.36%,全K 1.10~1.18%,pH值为3.1。
所述尿素的粒径为2~3mm,且含N 质量分数为46%。
所述磷酸一铵的粒径为2~5mm,且含N质量分数为12%、含P2O5质量分数为52%。
所述硫酸锌的粒径为0.50~1mm,且含Zn 质量分数为23%。
所述乙酸铜是指粒径为0.50~1mm,纯度为98%的可湿性粉剂。
所述农用硫酸链霉素是指粒径为0.50~1mm,纯度为72%的可湿性粉剂。
如上所述的制种玉米田土壤消毒复混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配方称量各组分;
⑵糠醛渣改性:每1000kg糠醛渣加入28~30kg石灰粉,使糠醛渣的pH值为7.0~7.5,得到改性糠醛渣;
⑶将改性糠醛渣、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锌、乙酸铜、农用硫酸链霉素按配方比例混合包装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糠醛渣的改土作用,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锌的营养作用,乙酸铜、农用硫酸链霉素的消毒杀菌作用融为一体,有效地预防了制种玉米田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制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解决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种植面积大,连作年限长,化肥超量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营养失衡、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
2、本发明选用的乙酸铜、农用硫酸链霉素可以抑制土壤病原菌的滋生,有效地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3、对本发明进行质量分析后可以看出,本发明产品达到复合肥的质量要求(参见表1)。
表1 本发明产品质量分析结果
4、对本发明进行田间试验:
⑴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2012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俊镇高家庄村四社连作8年的制种玉米田上进行,海拔高度1495 m,年均温度6.80℃,年均降水量116 mm,年均蒸发量1900 mm,无霜期160d。土壤类型是灌漠土,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2.35g/kg,碱解N 96.43 mg/kg,速效P 12.65mg/kg,速效K 165.54 mg/kg,pH值7.73,有效Zn 0.38μg/g。
⑵试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门市种子公司,未经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门市种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