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网点式玻璃幕墙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4534.5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沙峰峰;吕厚俊;杨红玉;罗曙东;梅涌;王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2/8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点 玻璃 幕墙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幕墙安装流程是:测量放、预埋件安装处理、连接角码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结构玻璃装配组件制作安装、耐候硅酮密封胶嵌缝和清洁检查。其缺陷有: 1、建筑实墙体结构较多,通透性差、采光效果差;
2、异型建筑物常规幕墙施工对结构的影响大,设计施工难度大;
3、当采用明框玻璃幕墙时影响外立面效果;当采用隐框幕墙时内侧龙骨影响到大空间内侧的整体效果;
4、预埋件的预埋遗漏、偏位,后期补救措施工作量大,材料浪费大。
5、增加了预埋铁板和钢结构龙骨的使用,钢材浪费大。
6、焊接的工作量大,大量的动火作业、增加了火灾的隐患,提高了职业病的发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减轻建筑物的荷载、有利于采光的索网点式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先在支承结构上张拉由承重索和稳定索组成的网状索桁架,然后在索桁架上分别固定玻璃面板,再将相邻的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内打上玻璃胶。
支承结构是指建筑的基本支承框架(由屋面梁、楼板梁、地锚、水平基础梁等组成),它承受索桁架传来的荷载,并将它们可靠地传向基础,同时支承结构也是索桁架赖以进行张拉的主体,索桁架要强力拉紧后才能形成幕墙系统。为了获得稳定的幕墙体系,索桁架必须承受相当的拉力才能绷紧,索桁架的跨度越大,所需的拉力就越大,为此就须要有承受相当大反作用力的支承结构来维持平衡。
索桁架是跨越幕墙支承跨度的重要构件,索桁架悬挂在支承结构上,起着形成幕墙系统,承担幕墙承受的荷载并将其传至支承结构的作用。
索桁架靠结构变形后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外荷,索桁架既连结玻璃面板,又连接主体结构,既要有足够的变形以平衡外荷,又要求变形不致过大,从而保证玻璃面板和建筑立面的平整性和水密性。
本发明无需制作传统的砖墙,再在砖墙的外表面进行玻璃幕墙安装,而是直接以由屋面梁、楼板梁、地锚、水平基础梁等组成的支承结构为基本支承,通过在其上张拉的索桁架来固定玻璃面板,可缩短整体建筑的施工工期,形成的玻璃幕墙减轻了建筑物的荷载,更体现出其优点,有利于采光、可以节约电资源,还提高了幕墙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将玻璃面板通过钢爪固定在索桁架的结点上。可方便安装,提高玻璃面板与索桁架之间的连接牢度,也可有效控制形成的玻璃幕墙具有相当的平整度。
为了方便施工,通常所述网状索桁架主要由横索和竖索组成。
所述横索由两只耳板和连接在两只耳板之间的连系杆组成,两只耳板分别固定在支承结构。
所述竖索由两只耳板和连接在两只耳板之间的连系杆组成,两只耳板分别固定在支承结构。
为了提高各玻璃面板与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钢爪的一端连接在横索的连系杆和竖索的连系杆的交汇点处,另一端与玻璃面板连接。
为了提高张拉的网状索桁架的稳定性,在张拉网状索桁架时,在先张拉承重索后,张拉稳定索。
在张拉承重索时,按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进行。
在张拉稳定索时,按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一、工程概况:某文化艺术中心由大剧场和文化馆两部分组成,设计需要在大剧院东立面观众主入口采用索网点式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要求:索桁架由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高张强度的横索和竖索及连系杆组成,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索桁架上。
二、施工步骤:
1、测量放线
点式玻璃幕墙在放线时应采用激光经纬仪精确定位,保证在平面上的X、Y两个方面上都保持垂直,按设计轴线及标高,分别测设:拉索的纵轴向轴线及标高,形成三维立体制网,以满足幕墙、支撑结构、索架、钢爪定位要求,并在定位轴线进行梁位置上的上耳板焊接点测量放线。
1.1幕墙平面定位
按照施工设计图节点中的详细尺寸,确定拉锁点支式幕墙与邻接建筑结构或邻接幕墙的平面关系。
1.2 幕墙竖向分格控制
找出控制幕墙分格的结构轴线,安装图纸中标注的分格尺寸,以控制轴线为中心,从中间向两边分出幕墙竖向分格的中线,在定位平面的水平钢丝上作出标记。两边收口位置的分格,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尺寸进行调整。
1.3水平标高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矿掘进机的高压水管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高效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