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730.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2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H01Q1/48;H01Q5/10;H04N21/4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机顶盒。
背景技术
微带天线就是在具有导带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附加导带薄片而产生的天线。微带天线可利用微带线或同轴线等导线来实施,以在导带薄片与接地板之间产生射频电磁场,并使射频电磁场通过导带薄片四周与接地板之间的缝隙来向外发散。通常,微带天线所使用的介质基片的厚度远小于对应的谐振频率的波长,因此当应用于无线通讯装置时,可大幅缩小通讯装置所占据的带积。
微带天线所附加的导带薄片通常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平面单元,例如矩形、圆形、圆环形、窄长方形等。微带天线亦可利用微带线的弯曲或直角转弯等形变方式来发散无线信号。
传统的微带天线常采用矩形,环形和圆形等形状,但都需要占用大面积,且存在频带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及机顶盒,旨在解决传统的微带天线占用大面积,且存在频带窄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线,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微带天线和第二微带天线,其中:
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包括:
第一馈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
第一辐射部,呈弯折形,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辐射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馈入部耦接;
第二辐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第一辐射部以缝隙相隔,其中,在所述第二辐射部上开设有弯折形的槽孔,且所述槽孔的弯折方向由所述第二辐射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二辐射部的中心方向弯折;
其中,所述第二微带天线包括:
第二馈入部,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接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与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馈入部横向耦合对接;
第三辐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呈倒F形并与所述接地部耦接。
本发明提供的机顶盒,包括上述的天线。
上述天线可通过两个微带天线提供双频率,同时将辐射部以弯折的形状排布有效减少了天线的面积,而且通过设置第二辐射部改变第一微带天线在第二谐振频率的二次谐振加强辐射,提高了微带天线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第一表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第二表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第一表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端口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5为图1中B端口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6中的图形L5-1、L5-2、L5-3分别为图1中A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2.4GHz、2.44GHz和2.48GHz时的垂直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7中的图形L6-1、L6-2、L6-3分别为图1中A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2.4GHz、2.44GHz和2.48GHz时的水平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8中的图形L7-1、L7-2、L7-3分别为图1中A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5.745GHz、5.785GHz和5.805GHz时的垂直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9中的图形L8-1、L8-2、L8-3分别为图1中A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5.745GHz、5.785GHz和5.805GHz时的水平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10中的图形L9-1、L9-2、L9-3分别为图1中B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2.4GHz、2.44GHz和2.48GHz时的垂直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11中的图形L10-1、L10-2、L10-3分别为图1中B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2.4GHz、2.44GHz和2.48GHz时的水平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12中的图形L11-1、L11-2、L11-3分别为图1中B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5.745GHz、5.785GHz和5.805GHz时的垂直极化辐射场形图;
图13中的图形L12-1、L12-2、L12-3分别为图1中B端口工作频率分别为5.745GHz、5.785GHz和5.805GHz时的水平极化辐射场形图。
具带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带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